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
對於一臺綜合性的大型晚會來說,恐怕沒有哪個晚會,能夠比得上春晚,在華夏人心目中的位置。
對於很多的華夏人來說,春晚,已經和年三十的餃子,鞭炮一樣,成了過年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
時間倒退回三十年前,在八十年代,那個精神生活極度缺乏的時代,一臺春晚,是所有華夏老百姓最為豐富的一道精神大餐!
春晚,帶給了無數人數之不清的溫暖回憶。
雖然春晚辦了這麼多年,觀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高,節目創新越來越難,吐槽越來越多,但無論如何,春晚,依然是華夏所有型別的晚會中,收視率最高的。
同時,春晚也成了許多藝人一夜成名的最佳平臺。一年又一年,無數新人在春晚這個舞臺上脫穎而出,在春晚亮個相,幾乎是所有藝人的夢想!
正因為如此,每年的春晚節目選拔,也成了眾多明星藝人一場必須全力以赴參與的“爭奪戰”!對於老藝人來說,上春晚是保持人氣的最佳方式,對於新藝人來說,上春晚幾乎就意味著名利雙收。雖然春晚根本就不給演員報酬,但依然有無數人想往這個舞臺上擠!
同春晚臺前的光彩奪目,星光耀眼相比,春晚幕後的工作,一直都很神秘,很多人都不知道,精彩紛呈的春晚,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到底是什麼樣的演員,有資格上春晚。
央視一號演播大廳,總導演方文,這位已經三度執棒春晚的總導演,正坐在第六排中央的椅子上,觀看2015羊年春晚的第十一次帶妝彩排。在她的身邊,是語言類、歌舞類、曲藝類節目的三位專職副導演。
在她們的身後,則是一支數百人的龐大工作人員隊伍。以及一些已經化妝完畢,隨時準備上場的演員。這些人幾乎佔據了演播大廳將近一半的位置,放眼望去,足有千餘人之多。春晚規模之龐大,可見一斑!
舞臺上,一隊身著大紅華夏傳統服飾的舞蹈演員,正在跳著熱鬧的開場歌舞《歡天喜地過大年》。雖然這個節目已經看了不下數十遍了,但方文還是看得很認真,很仔細,細緻地推敲著節目細節地方的不足。
在她身後,數百位演員,不時用充滿敬畏的目光,望著她的背影。
這個看似纖弱的背影,卻主宰著他們的生殺大權。只要一句話,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就有可能受到無情的淘汰!因此,演員們看到她,都有些心驚膽戰的!
助手悄悄來到她身邊,貼著她的耳際輕輕說了幾句話。
方文聽完,頓時眉頭就皺了起來。
春晚籌備組打來電話,稱今天晚上要過來參加節目稽核。
這是方文最不願意聽到的訊息,但她也有些無可奈何。
這就是當前華夏文藝界的現狀——外行指揮內行。
她擔任春晚的導演三年了,透過之前兩次的接觸,她徹底瞭解了這個所謂的“春晚籌備組”是個什麼玩藝兒。
說好聽點的,就是主管文化宣傳這塊兒的幾家單位,各自派出代表組了個團,對春晚進行“專業的藝術指導”,說難聽點的,就是央視的幾位“婆婆”各自選出代表,來這裡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他們僅僅是過來看,方文還不至於這麼反感,關鍵是從前兩年的情況來看,這些個所謂的“專家”非常喜歡指手劃腳,亂提意見。結果本來好好的節目被刪掉,本來不怎麼樣的卻硬要往裡安排。作為一名資深的文藝工作者,方文對這種事情非常反感。可偏偏她又沒有太好的辦法,這就是華夏的現狀,你把這群人得罪了,最終難過的還是你自己。
好在同這些人相處了兩年之後,方文也學會了一套和他們應對的策略,只要他們不對晚會提出太過非份的要求,她一般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看著方文皺眉頭,幾位副導演都緊張了起來,方導每露出這樣的表情,基本上都代表著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方導,怎麼了?”坐在方文旁邊的語言類導演郭子傑俯過去低聲問道。他和方文的私下關係不錯,有些話別人不方便問,他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