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笑容瞬間感染了吳向東,在這裡他彷彿又找回了當年朝氣蓬勃的自己。
“吳大夫,你看看還有什麼是需要我們做的?”此時鄭紅作為急診的管理者,卻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急診的發展。
面對她的詢問,吳向東也想到了剛才搶救病人時,遇到的問題。
“看看有沒有條件,向醫院多申請兩輛能轉運的搶救床,把它們直接放在急診大廳。”
“這樣來了急症病號,就不用抬著架著的往診室跑了,而且做檢查,打針什麼的也方便操作。”
此言一出,鄭紅也記起剛才男子是一路抱著患者來的搶救室,這期間要不是有吳向東的幫助,男子很有可能因為體力不支將患者摔到地上。
這如果摔到頭或其他重要器官,勢必會給搶救患者增加不小的難度。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鄭紅點了點頭,心想如果將搶救床直接放在大廳,不但能方便患者,也能減少危險,同時還能幫助醫務人員方便搶救,可謂是一舉多得。
然而接下來鄭紅卻犯了難,吳向東見她一副愁容,不解道:“怎麼了,是有什麼困難嗎?”
“吳大夫,你說的這個主意確實很好,就是這個申請打到院裡,就怕一時半會批不下來。”
鄭紅是瞭解醫院的流程的,像這種醫療裝備,是要寫表層層審批的,這一來一往,等個十天半個月的都是常事。
而最關鍵的,就算審批下來,醫院還要統一採購,報價公示樣樣手續下來,等個一年半載都有可能。
“居然需要這麼長時間?”吳向東皺著眉,臉色有些難看。
他的提議只不過是兩臺能轉運的搶救床,居然就要花費這麼長的時間,這要是真申請個造價昂貴的精密儀器,豈不是要等半輩子?
“吳大夫你有所不知,醫院每年給各個科室的經費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使用起來也不盡相同。”
“什麼意思?”吳向東一挑眉,問道。
鄭紅猶豫片刻,解釋道:“這牽扯到醫院的運營問題,整個濱田醫院旗下這麼多科室,有的掙錢,有的賠錢,因此在每年的裝置資金分配上,院領導們都會有所偏重,這幾乎是中層領導公開的秘密。”
聽到這,吳向東一下子就明白了,畢竟醫院一年的資金就那麼多,院領導們當然願意把更多的資金投到賺錢的科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醫院的良性發展。
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急診作為一個新開的特殊科室,本就不能按照這種模式來判斷價值,難道一個突發惡疾的患者,就因為暫時沒帶夠錢,就應該放棄對他的搶救嗎?
顯然這種做法吳向東是接受不了的。
“乾急診雖然是賠錢的買賣,但醫院急診科的好壞,反應了這個地區整體的急救水平,是醫院品牌的象徵,這種品牌效應往往比經濟效應要更能吸引患者。”
人們都說要放長線,釣大魚,但當下的院領導似乎只注重了眼前利益,並沒有著眼於長遠利益的打算。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屆領導年紀普遍都大了,也只有五年的任期,像急診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估計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重視吧。”
鄭紅嘆了口氣,她在醫院工作了這麼多年,早就看透了。
一件事,只要上面領導不重視,底下人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被看在眼裡,而像老話說的那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也只是聽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