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液已經配好了,還需要做什麼?”羅勇問道。
“幫我扶著孩子,別讓他從檢查床上掉下來,我要準備給他做氣鋇灌腸了”
“好,沒問題。”羅勇走上前扶住孩子的身體,以防止他突然躁動而發生墜床事故。
與此同時,吳向東已經開啟材料,將那根長約三四十厘米的尿管取了出來。
由於此時做的事灌腸操作,因此並沒有像預防泌尿系感染那種進行絕對的無菌操作。
畢竟人體的直腸內是存在一定數量的病菌,無論是有益菌還是致病菌,都不可能讓腸管處於完美的無菌環境。
因此吳向東只是戴了普通的檢查手套,便開始了操作。
他拿起尿管的前段,從操作檯上取來一個棉球,並放在了一個盛滿白色漿液的金屬治療碗裡浸泡。
“這是石蠟油,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吳向東說罷,直接用手將沾滿石蠟油的棉球取了出來。
他一邊潤滑著尿管,一邊來到男孩身邊,輕聲說道:“一會可能有點不舒服,稍微忍耐一下。”
此時男孩看到好幾個身穿白大褂的大夫站在身邊,早就嚇得不敢說話了。
吳向東見狀,只能讓男孩的媽媽過來安慰,在吸引他的注意力的同時,吳向東已經將導管插入了指定的位置。
“來,氣囊打水,固定導管。”吳向東考慮到孩子年齡小、配合程度差的緣故,每一項操作都進行的非常的快。
而一旁的羅勇也在盡力的配合著吳向東的操作,很快,硫酸鋇溶液已經隨著注射器打進了患兒的直腸中。
只不過吳向東這次的注射量有些多,幾乎將羅勇配好的藥液全都打了進去。
“他年紀太小了,這麼多的溶液他能行嗎?”羅勇有些擔心的問道。
“其實不算多。”面對詢問,吳向東搖了搖頭,淡定說道:“經過我剛才的診斷,孩子腸套疊的位置,基本確定為迴腸末端套入了結腸內,如果注射量太小的話,根本起不到顯影和治療的作用。”
見吳向東如此篤定,羅勇沒有再說什麼,可跟他一塊趕過來的郝主任卻不是很贊同吳向東的意見。
“我覺得羅主任說的沒錯,畢竟孩子的治療方案跟大人是不同的,再說你連個片子都不拍,怎麼就能斷定他是迴腸-結腸型?”
郝主任作為放射科的主任,早就養成了藉助輔助檢查來診斷疾病的習慣,因此才會對吳向東的診斷產生質疑。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吳向東此時的態度,年紀輕輕就一副神閒氣定的模樣,著實讓人火大。
“既然這樣,倒是可以先給患兒拍個片,看看吳向東說的到底對不對。”
見雙方的意見不統一,一直沒說話的孔祥倒是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此時羅勇也贊成了孔祥的提議。
畢竟對他來說,患者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既然已經到了攝片室,先拍個片診斷一下也算有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