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患者突發意識障礙,吳向東首先對患者進行GCS昏迷指數評估,這種評分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兩名神經外科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可以用來評判病人的意識情況。
可當他拿起手電,翻開患者的上眼瞼露出瞳孔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nm右3mm,對光反應遲鈍,眼底視網膜可見小動脈痙攣,視網膜水腫、滲出伴隨出血,這是顱內壓升高伴隨子癇的典型症狀。
吳向東心中一沉,要知道一般顱內壓正常值在1015mmHg,如果大於15mm,稱為顱內壓增高,而此時患者雙側瞳孔不等大,顯然顱內壓已經遠高於15mm,這個時候如果不對症處理,患者會出現劇烈的頭疼、噁心甚至噴射性嘔吐的症狀。
至於子癇,也叫抽搐,是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五種症狀之一,也可簡稱為妊高症!
就在吳向東準備進一步檢查時,旁邊的護士卻發現了問題,頓時心裡一顫,立馬向吳向東求助。
“吳大夫,患者的血壓怎麼測不出來了?”
此時護士急得滿頭是汗,白色燕尾帽前簷已經被印透,形成一道道的汗漬。
可任憑她怎麼用球囊打氣,血壓計上的水銀柱波動依舊難尋。
吳向東見狀,心中一沉,能出現水銀血壓計無法測量的情況,除了患者血壓極地,有休克的表現外,就只剩下最後一種可能性。
“我來!”吳向東奪過血壓計,將它與患者心臟水平方向對齊,同時將聽診器置於患者肘窩上兩指的肱動脈波動處,隨即開始加壓。
噗哧、噗哧……
吳向東快速擠壓著充氣球囊,置於患者肘部的袖帶在一點點膨脹,一直藏在血壓計底部的水銀柱也漸漸開始往上爬升。
&nmHg…
&nmHg…
&nmHg…
透過聽診器,吳向東耳邊依舊沒有傳來心臟的跳動聲。
“吳大夫,血壓計上的水銀柱已經爬到200mmHg了!”護士看著節節攀升的水銀柱,難免有些焦急。
此時吳向東透過血壓計的數值已經有了幾分判斷,他不敢遲疑,用盡所有力氣擠壓球囊,直接將水銀柱頂到了頭。
&nmHg!
這是水銀血壓計能測量的最大限度。
隨著水銀柱達到頂峰,吳向東開始扭動球囊上的放氣閥,進行緩慢撒氣。
&nmHg…
&nmHg…
&nmHg…
&nmHg時,吳向東耳邊的聽診器內,傳來了第一聲脈搏波動的聲音。
眼見水銀柱在血壓計上開始有規律的波動,一旁默默關注變化的護士,臉上露出驚愕的表情。
“我的天吶,患者的收縮壓居然有260mmHg?!”
這麼高的收縮壓,護士生平第一次遇見,畢竟一個正常人的收縮壓也就在120mmHg左右,即便是最為嚴重的三級高血壓,也不過在200mmHg上下,可眼前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護士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