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霧的故事到這就結束了,唱《十七歲》來結局,財富、地位方面沒什麼寫了,又不準備從政到這就可以了。
如果能寫從政,我倒是有個點子,開旋轉小火鍋全國連鎖店,員工都是退休的大爺大媽,為就業提供支援。
最終成績,收藏5800,均訂330,24小時追定20,撲的姥姥都不認識了,後面沒寫好。
……
結局這一章,《不為誰而作的歌》本來是不準備寫的,情節設計的是其他三個人憑藉名氣,想要提前鎖定冠軍,然後葛霧靠著《十七歲》自爆身份,用人氣碾壓他們。
後來想想,一個開掛的人靠著場外因素獲勝有點不爽,還是寫了這首歌。
……
故事的起初點子是個誤會,周深因為爺爺口音問題,身份證上是周星星,而周星星在很多人看來指向的就是周星馳,而系統任務偏偏指的是葛霧是個唱歌天賦很高的人,他卻因為名字往演戲上走了十幾年。
最初的方向就這麼定了,開局設計抽菸喝酒其實就為了讓葛霧的嗓子有問題,畢竟出名的歌讓沒接觸過聲樂的人來唱難度大了點,就有了伍佰老師的幾首歌,我認為伍佰的歌簡單,抽空給你們唱一段。
前期劇情是這樣設計的,參加跨界歌王,覺醒系統,認識顧偉、張明溪、尚強、王杏一票演員,那麼後面弄影視劇劇情時就順理成章,不像強插的設定也不算換地圖,可惜從抄《仙劍》開始就沒寫好,水平有限。
……
聊點別的,這書是我聽了《十七歲》後根據歌詞大意推了一個大綱。
十七歲參加明星訓練班,葛霧屬於高二輟學去的鋒芒當練習生。考慮到我應該是寫不出來十七歲到二十九歲沒有系統混跡在劇組跑龍套那種真實感,就直接砍了,從29歲開啟系統前寫。
二十九歲粉絲太瘋狂指的是他頭一次拿金曲獎的那晚,也是《男唱女唱男女合唱》前的劇情,全場觀眾合唱《今天》,一種視覺衝動。
四十歲沙啞聲線麼,就純粹是歌詞硬湊了。
最前面《跨界歌王》劇情時有讀者猜決賽唱這首歌,裡面有歌詞“四十歲”,所以不能用。
也有讀者說前面太託節奏的事,很對。
主要指的就是籤那幾個廣告,還有酒吧商演那幾次,寫這個主要是想透過廣告費和商演價格來反應葛霧小火、大火之間的價格差別,我以為這算爽點,看來不是。
當然,可能跟我不愛設計或者不會設計反派有關。
還以廣告代言為例,寫之前我想的是,葛霧系統開啟後,知道錢途光明,自然不會同廠家們籤長約,代言價錢也不會太低,然後廠家代表當面罵兩句不自量力,被短暫的火爆衝昏頭腦云云,再扔幾句狠話。
但實際上寫的時候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廠家是來送錢的,不是來得罪人的,你不籤就不籤唄,沒必要得罪人。
所以,腦子裡面是裝逼打臉,寫的時候就很平澹了。
曾經我以為裝逼打臉很容易寫,自己寫的時候才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情節邏輯不能自洽,我真想象不出來哪來那麼多人找主角麻煩,後面葛霧電視劇、電影大火之後,聽到的就更是好話了,衝突很難設計。
聊到這就要說一下我寫的太慢的原因了,劇情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卡名字,不是配角叫什麼。
而是我在知乎上看的理論太多,每句話儘量不要出現兩個相同的名字,用他/她來代替,還有每句話開頭幾個字不要出現名字。第二個原理我現在還是不懂。
第一個原理我懂,也知道為什麼,避免給讀者們造成閱讀障礙,但我的時候發現連續出現主角名字的情況很普遍,比如《華娛1997》的曹天王,真的是很多。
說道《華娛1997》了,就再說說文風吧。
讀者們應該能看出來,《跨界歌王》這本書,前三分之一的綜藝和後面的電影、電視劇文風差距很大,前邊對話多一點,後邊則是敘述性文字多上帝視角講解多,主要原因就是發現成績不好我就去看別的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