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都忙於根據最新天下大勢進行佈局的同時,姜維卻率領著得勝的大軍,開始返回蘭州。
大軍行至武威時,已經到了十月底,涼州的第一場雪已經下來了。
整個武威,變得白雪皚皚。
姜維帶著兩位夫人,還有小徒弟劉淵,登上武威城頭,望著蒼茫的雪原,不禁心生感慨,於是他對劉豹說道:
“為師要賦詩一首,劉淵你可要認真聽哦!”
劉淵在玉門關時,才聽過姜維一首詩,如今師父又詩興大發,要賦詩一首了。於是趕緊滿懷期待地望著姜維。
“師父快賦詩,弟子會認真聆聽的!”
姜維便朗聲吟道: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劉淵聽完這首詩,覺得極美極好,“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總寫北國雪景,將人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
詩中的視角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長城內外”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運用了動態描寫,表現了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使得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寫的是虛景,與前十句寫眼前的實景形成對比,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顯得嬌豔。
劉淵西西品來,不由得擊掌而嘆,“好詩,好詩啊!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太妙了,師父,弟子好崇拜你啊!”
姜維心中笑道:“不要崇拜我,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而已。”
嘴上卻說道:“為師一向是文武雙全的,小劉淵,你以後可得好好用功學習,知道了嗎?”
劉淵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向姜維問道:
“師父,弟子有一個疑問?”
“你說!”姜維笑著說道。
“弟子總感覺,師父這首詩,只是前半首,並不是整首詩,不知道師父還有沒有下半首?這首詩寫得如此之妙,若是少了下半首,那就可惜了。”
姜維聽劉淵如此說,不由得心中嘆道:“下半首?下半首為師吟出來可以麻煩大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這不是擺明了看不上漢武帝麼?你師父我可是大漢的涼州刺史,怎敢非議漢武帝,這不是找死麼?”
於是故作高深地對劉淵說道:“小劉淵,你可聽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說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