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命令關索和士匡即刻出發,關索知道這一路往南打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應該算得上白撿的功勞,於是很快便點齊兵馬出發了。
傍晚時分,花鬘和張薿收兵歸來,兩部都戰果豐厚,張薿在交趾城東側的伏兵,在花鬘的配合下斬殺了近五千東吳兵,算得上一場大捷了。
剩餘的東吳士兵,大部分四散而逃,遁入山林,估計短時間內很難重新集結,能夠活著逃回合浦的應該會所剩無幾。
兩人都興奮不已,尤其是花鬘,隨著西隨、交趾兩場仗打下來,自己麾下的南蠻士卒,居然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實現了換裝。
南蠻勇士們從原來的連像樣的軍服都穿不上的膀爺變成了如今也能披甲了,武器裝備也基本上都用上的鐵質武器。
花鬘滿心歡喜,自己在南蠻諸部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再這麼打下去,自己這隻部隊,早晚會變成一隻真正的精銳。
雖然東吳放在交州計程車卒甲冑多是皮甲,真正的精銳都在荊州、揚州,但終歸要比南中的蠻子裝備水平好出太多,所以漸漸地花鬘也覺得跟著姜維一直打勝仗,的確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心中對姜維的怨恨又少了一些。
眾將彙集後,姜維特別誇獎了張薿。
姜維對眾人說道:“伯岐將軍每次隨我作戰,都斬獲最多,戰功最高,此次又立下大功,實乃大漢南中難得的將才!”
近段時間連續幾次作戰,都是張薿所部的無當飛軍斬首最多,儘管他們每一次打的都是伏擊戰,而且作戰物件都是潰兵,但能取得如此戰果,也是很不易的,倘若換做花鬘去做,花鬘自己便沒這個信心。
張薿此人,作戰一向是十分勇猛的,但是做事過於剛猛,所以在他治理南中時,執法較嚴,造成了與南蠻人矛盾激化,引發了南蠻劉胄造反,諸葛亮才撤換了張薿,讓馬忠執掌南中。
故而張薿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想要透過戰績證明自己的能力。如今被姜維如此誇獎,更是感激不已,拜倒說道:
“末將能追隨姜將軍左右,略有薄功,全賴將軍運籌之功,末將不過盡了犬馬之勞!”
姜維便鼓勵張薿到:“伯岐將軍不要自謙,本將軍方才的話發自肺腑,如今合浦空虛,正是將軍繼續向東,奪取合浦之時,將軍可願作先鋒,攻取合浦。本將軍自會率領大軍東進,務必一舉攻佔交州全境。”
張薿聞言,趕緊拜倒:“末將願為先鋒,出兵合浦,為大漢收復合浦,收復交州!”
姜維聞言大喜,走近張薿,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伯岐將軍若真能收復交州,為蜀漢開疆,我定會向陛下舉薦將軍為安南將軍。”
張薿現在的官位是憮戎將軍,實際上是一個雜號將軍,倘若能任安南將軍的話,那便是四安將軍之一了,於是激動不已,向姜維連連稱謝,隨即闊步走出大帳,點齊兵馬,滾滾朝合浦而去。
姜維之所以沒有立即發大軍攻擊合浦,一方面他認為張薿的五千兵馬足以攻取合浦,另一方面,他心中也懷有一個隱憂,便是交趾距離紅河出海口很近,倘若東吳反應過來了,從海上出兵攻打交趾,那就麻煩了。
畢竟東吳的水師,是三國之中獨一份的強大。
能夠跨海支援遼東、能夠跨海佔領夷洲臺灣,自然也就有能力發兵跨海來攻打交趾,倘若自己的大軍都在攻打合浦或者南海郡的廣州,一個不慎便有覆亡的危險。
海戰是擺在蜀漢面前的一個全新的課題,除了姜維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認識到海戰的重要性。
如今打下了交趾,蜀漢便有了“海防”這一全新的戰略課題了。不過倘若交趾城駐紮著重兵,則姜維就不害怕了,只要東吳敢登陸,自己就有信心擊敗對手。
當姜維把這些擔憂說給花鬘、諸葛瞻、關銀屏幾人聽時,眾人都有些驚訝,大家常年打的都是陸戰,頭一回更換思維時,難免有些不習慣。
諸葛瞻若有所思地說道:“還是伯約哥哥考慮得周全,倘若我軍全力攻打南海郡,的確有可能被東吳海上偷襲交趾,屆時我大軍將會被困在交州,進退維谷,敗亡也是遲早的事。”
姜維便嘆道:“所以這乃是我蜀漢頭一回面臨的新課題:制海權問題!”
“制海權?”
諸葛瞻對這個提法很有興趣,覺得這三個字一下就概括了問題的關鍵,以往蜀漢作戰,都是在陸地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