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上,三名女子正在散步。
一人身穿白衣紅裙,十分惹眼。另外一女穿黑色勁裝,動作利落。還有一女則穿著譯館官服,模樣中正。
三人正是神千樂靈夢、菊劍、以及譯館這幾天負責跟在靈夢身邊的女譯者。
神千樂靈夢答應蘇元,在京城待幾日,四處看看。今日便是她住的第二天。
來到街市上,各樣叫賣聲不絕於耳。她雖聽不懂,但卻能感受到叫賣小販的熱情。
一些小販招呼她們過去後,發現神千樂靈夢是東倭人,還說要為其打折,甚至白送她一些小玩意。
這在以前的京城是見不到的。
以前東倭時常侵襲邊境,百姓們對東倭人沒有半點好感,在街上碰到,都是冷眼視之。
但自從蘇元大敗一次東倭船隊,甚至還打到東倭本土,抓回東倭縣守後,老百姓們的態度便轉變了。
這大概是出於某種“同情弱者”的思維,以前他們是弱者,東倭是強者,對於強者的欺壓,他們有仇恨在。
現在兩級反轉,東倭像是成了弱者,老百姓們再見到東倭人,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要麼仇恨、要麼諂媚。而是變得大度和熱情。
神千樂靈夢體會不到這些,她能看得出的,只有整個街市的朝氣蓬勃,百姓們雖然勞碌但卻掛著笑容的面龐。
這些她在東倭很難見到,東倭地小人少,哪怕在都城奈京,街市也只有那麼短短几小條。
她偶爾得到大巫女允許,去逛一次,也總是會有負面體驗。不是看到人人愁眉苦臉,就是會被一些兇狠的攤主大聲呵斥、甚至強買強賣。
她知道,形成這種氛圍的原因就在於做買賣很難。稍微能賺錢多一些的商品,售賣權都由各大幕府牢牢掌握,老百姓們只能賣一些不值錢的手工品。
比如自己編織的竹籃、縫製的布鞋等。做這些東西又累、利潤又低,長此以往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情緒。
但在眼下的京城,情況完全不同。她藉助譯者的翻譯,同一些商販聊天后才得知,原來在京城居然是鼓勵老百姓做生意的。
一些商戶說,專管錢財這方面的呂大人,還曾經公開講授過經商之道。乃至北安王蘇元,也鼓勵過他們,要做大做強,最好把商品都賣到海外去,賺西國人的錢。
商戶們為此都鉚足了勁,讓自己的商品越來越好、越來越有競爭力,從而讓整個街市受益,變得愈加繁華。
且蘇元並不只是口頭上鼓勵,還制定出許多政策,如免稅降稅、提供低息甚至無息的貸款等。
神千樂靈夢聽完後,心中別提多羨慕。
她想,若是奈京那些幕府也如此,奈京老百姓們肯定不會過得如此艱辛。
但她又深刻明白,這幾乎不可能。因為目前在奈京一家獨大的是上宮家,而上宮家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
這一代家主上宮信玄比前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這樣的領袖在,奈京哪裡會發展得好。
她買了些東西,都不是給自己的,而是準備帶回去,給族裡的小孩子。他們經歷了幕府和大蛇一族的襲擊,心裡恐怕十分害怕,帶些禮物回去也能稍微安慰。
回到客棧後,在房間內,她開啟包裹,看著其中一根長木籤。
北安軍檢查過後,已經把她的行禮都還給了她。這根長木籤,正是前代大巫女占卜用的那一根。
上面那發黑發紅的災字,此刻顏色居然淺澹了不少。
“這是……”
神千樂靈夢拿起木籤,盯著看了一會兒,心想難道冥冥中奶奶、或者更早的大巫女在指引她,告訴她希望真就在北安軍這裡麼。
可若是與北安軍合作,東倭之後的命運……
神千樂靈夢陷入到深深的糾結之中。她知道蘇元早已擬定好計劃,不管她合作與否,計劃都不會更改。
她現在的糾結,只是出於她個人的心靈準則。
古人說忠孝難兩全,現在對她來說……
“國家是由百姓組成,若是百姓都因為災難死去了,國家還會存在嗎?”她喃喃說完,漸漸地,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
江北各大門派爭先要加入北安軍,蘇元當然歡迎。
趙雲所寫的戰報之上,也明確說明了,江湖高手在戰鬥中所發揮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