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炮和輕炮都要建,重炮可以佈置在海岸附近用做防禦堡壘。輕炮則可以大量帶上船隻,用來前往它地作戰。
隨後工程師還向他介紹了一些其他工作成果,蘇元看了一圈後,再次堅定了他一個念頭。
那就是以目前科技的發展速度,在他死之前,還是有很大機率過上現代生活的!
……
荀彧自打被召喚出來後,便一直勤勉工作。
不知道是不是得益於召喚人物不需要吃飯、睡覺的緣故,他基本每天都是一天一天得幹。累了便閉目養神片刻,再睜開眼後就恢復精力繼續。
這樣連續幾天下來,北安政權的權利結構已經被他掌握在心。
他沒有閉門造車,還主動去找呂無憂聊過幾次。呂無憂知曉荀彧是蘇元新找來的人才後,也很是尊敬。
幾次交談後,他對荀彧不只是尊敬,更是佩服。後者胸中溝壑,腦中思想,都讓他甘拜下風。
荀彧四處奔走,收集了大量情報後,也開始著手進行新制度的創造。
首先在客觀上,蘇元,這個絕對核心,掌握著絕對權力。
呂無憂、楚長寧等人的權力,本質上都是蘇元賜予的。這種賜予,是隨時都可以收回的賜予。
北安軍中的權力者,沒有一個可以獨立掌握權力。
這在其他皇朝中不可想象,因為其他皇朝內,權力不會只歸於一人,而是會分享出去。
但在北安政權內,蘇元的權力從未分享過,準確來說,他只“分配”,而不是“分享”。
如此一來,要確立制度,蘇元的地位就必須也只能是獨一無二、無上至尊。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這個原本至高無上的身份,都已經無法準確表明蘇元的地位。
因為原本的皇帝,說到底只是眾多利益群體中,最強的那一個。或者說是眾多利益團體推舉出來的代表者……這和蘇元可完全不同。
荀彧沉思良久,在紙上寫下一個詞。
“聖尊”。
老百姓裡,會將一些大能稱之為“聖”。在民間流傳的神話中,又存在許多神仙被稱為“尊者”。
兩者進行結合,便是荀彧想到的、給蘇元的一個新的地位稱呼。
他這麼做,已經是打著將蘇元神化的意思。因為在江北一些老百姓心中,蘇元儼然已經是神仙下凡、或者尊者轉世。
荀彧認為,若只是稱帝,便會將蘇元拉到和其他皇帝一個水平的程度。老百姓們會產生一種想法,那便是舊皇帝死了,新皇帝又出現了,又是一種迴圈。
那麼,“蘇元死後的下一任皇帝不知是誰”,這種想法自然也會出現。
荀彧不喜歡這種想法。
作為召喚人物,他對於蘇元的忠心時刻會鎖定在百分百。這就意味著,召喚人物們的心中,蘇元本身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荀彧不想讓以往那些皇帝,同自己心中的神相提並論。為此,“聖尊”這個更類似於神仙才會用的名號,他準備讓蘇元使用。
而神明之下,自然就是神明的使者以及神明的信眾。在荀彧的設計中,蘇元將作為神存在,而其他所謂官員,本質上將和老百姓沒有區別。
神的使者和信徒,地位相同,只是分工不同。甚至在他看來,使者們都不應該有高低之分。
也就是說,官員間不該有官位大小之分,應該都統一為平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