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出來後,很快便投入到工作之中。
並且一來就指出北安政權目前的缺陷。
在蘇元的辦公室,荀或對蘇元道:“主公,您現在的官僚體系有些混亂。”
“的確如此。”
蘇元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他從起事後一直都沒怎麼管這方面,都是湊合著來。
要是換做其他勢力,有這麼混亂的官僚制度,可能勢力早就分崩離析了。
但北安軍不同,本質上就是因為北安軍主要以召喚士兵組成,而召喚士兵又只以蘇元為主。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整個北安軍、北安政權,絕對核心只有蘇元一個人。
這是很詭異的一件事。
換做其他政權,可能有許多領導者,其中一個或者幾個死了,都不影響這個政權的存續。
但北安不同,北安只有蘇元一個核心,其他人本質上都是替他幹活的。如果他出事,那北安政權會立刻崩潰,沒有延續的可能性。
也正因如此,一直以來,蘇元都懶得把官僚體系弄得條理清晰。
現在荀或一來,肯定是先著手改變此事。
在荀或這種內政人才眼中,一個混亂的體系之下,效率是會受到影響的。
哪怕北安軍主要以召喚士兵為主,可日常的生產工作,還是以老百姓這種真人為主。
要把這些都協調好,不需要什麼完美的官僚體系,事實上這種體系也根本不存在。
只要體系相對於目前而言合理,就是最好的。
荀或提出這些觀點後,蘇元是非常佩服。
如果說剛召喚出荀或時他還不怎麼激動,那現在就不一樣了。
他一想,這都快打江南、快統一全國了,結果政體官僚等都是一片混亂,那樣統一之後無疑會產生許多問題。
現在有荀或到來,掌管政務,讓他把這些東西都理清楚,制定出一個適合北安的政體,自然是極好的。
“主公,臣下儘量在主公出兵江南之前寫好奏摺,請主公耐心。”荀或道。
“嗯,不著急,慢慢來就好。”
荀或點點頭,便不再同蘇元多說,埋頭投入工作。
蘇元心中感慨,怪不得曹操曾說荀或是“吾之子房”,他現在也有如此感受。
這種頂尖內政人才,沒有的時候可能不覺得怎麼,但有了之後,就會立刻有一種“沒有不行”的感覺。
轉過來又兩日,唐紫玉終於來到京城。
一路上經過的地方,越是靠近京城,便越是繁華。到京城後,外城的繁華更是令她目不暇接。
唐紫玉想起以前看戲文裡說的“盛世鹹集”,有些想象不到那是什麼畫面。現在來到這北安京城後,她終於明白了那是什麼意思。
“請隨我們來吧。”
城內早已有人在等她,對於她的行程,一路上都有錦衣衛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