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m****……”
因為趣聞平臺的反應最快,所以話題熱度也最高,等搜狐和網易反應過來的時候,許多輿論關注都被吸引到趣聞這裡了。
新聞才放出去兩天,曹國威便興奮地找陸逸明報喜:“陸總,這兩天的資料真是太爆炸了,沒想到奧運的話題熱度這麼高,尤其是關於王麗萍的新聞,討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還好你反應快啊,要不然這一波流量我們就吃不到了。”
陸逸明對曹國威說:“以後在新聞這一塊要多下點功夫,該外派記者就外派記者,實在不行,也可以直接花錢買訊息,總之一定要比其他的同行們更快才行。我們要培養一批專屬於我們自己的調查記者,我們只提供真相。”
曹國威認認真真地做著筆記,對於陸逸明這位大老闆的意見,他自然不敢怠慢,更何況事實也證明了陸逸明不是在瞎指揮。
“好,陸總,我記下來,我一定按照你說的去做。”
在陸逸明生活的那個年代,調查記者這個群體已經銷聲匿跡了,一些原本為了真相而存在的電視節目,也已經開始花式整活,讓陸逸明大開眼界。
然後各種“科技與狠活”就都冒出來了,那個什麼譁眾取寵的辛什麼飛,陸逸明真的是覺得槍斃他八回都屬於輕判了。利用自己的無知去挑戰認知的底線,讓陸逸明發覺原來國內還有這麼多文盲存在。
所以,現在,陸逸明有這個機會,他就想培養屬於自己的調查記者,專注於新聞的真相。
打完電話,陸逸明喊了一句:“小雪,出發了,下午還有課呢。”
“好了好了,來啦。”
過了幾分鐘,陸逸明跟時清雪兩人離開陸家花園,乘車到學校上課。
校門口,兩個剛剛下車,便不知道從哪裡衝出來一群記者,把兩人給團團圍住了。
“陸總,聽說你現在手握超過兩百億現金,還打算在白雲市興建第一高樓,請問這是打算進軍房地產了嗎?”
很顯然,陸逸明投資蓋大樓的訊息,已經傳到中海這邊了。
算算時間,應該是白雲那裡的土地使用權審批下來了,而轉回國內的兩百億現金,更是引人矚目,想要保密都難。
面對媒體記者的圍追堵截,已經見慣了各種大場面的陸逸明,此時卻是半點也不見慌亂,語氣澹澹地說道:“蓋大樓是公司發展需要,未來資本的投資重心正在向國內轉移,所以在這之前,需要一個總部大樓,這是合情合理的,對吧?”
記者們瞬間智熄,合情合理個鬼啊,開口就要蓋一百層,比當初的巨人大廈還要瘋狂,誰家的總部大樓是這麼蓋的?
但畢竟是首富嘛,有錢任性,大家當然只能表示理解。
隨後陸逸明便接著說道:“其實我本人對房地產的興趣不大。對於我來說,房子是用住的,這是房子唯一的屬性,房子脫離了這個屬性那就是在耍流氓。所以呢,我手裡的這筆錢,除了要蓋一棟辦公樓之外,還有別的用處,並不會過多地投入到房地產領域。”
陸逸明對房子的定義,深得在場記者的認可。
“說得好!”
“現在有些地方的房價越來越高,還有人轉賣,這明顯就是把房子當商品在炒作啊。”
“炒房的人都該死。”
當然,也有人的關注點在後面那句話。
“陸總,剩下的資金有什麼用處?”
“陸總又開展新業務了?能給我們透露一下嗎?”
陸逸明也正想借媒體之口進行宣傳,當即表態說:“我們國家的的經濟想要發展,民族想要實現偉大復興,需要的不是房地產,而是真正的高科技。”
這話說得是如此得偉光正,值得每一個三觀正的人的認可。有記者打趣說:“高科技,陸總你是打算造火箭嗎?”
世紀之交,夏國的航空航天技術越來越被關注,就在半年以前的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號,神舟一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載人航天預備工作,夏國人的目光,第一次抬頭仰望星空。
陸逸明笑著說道:“造火箭的事情不著急,慢慢來嘛。說起來我也確實想去火星來著。不過現在嘛,我覺得首先應該發展晶片產業。我的這一筆錢就是打算用來幹這個的。”
“晶片?”
“研發國產晶片?”
“陸總你是認真的嗎?”
記者們的激動,此時完全不亞於陸逸明剛才說有要造火箭的想法,實在是這年頭,要造晶片可比造火箭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