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明的這一番振聾發聵的言論,直接讓站在人群中的鄧聰聽得熱血沸騰,甚至讓他想起了自己小學時想要成為科學家的那個夢想。
年薪十萬起步還送房子啊,這就是科研人才的待遇嗎?
自己當初要是好好學習,然後讀大學的時候選擇理科,是不是今天也有這樣的機會了呢?
不只是鄧聰這麼想,今日到場的很多人,他們能夠成為記者,本來就學歷不低,屬於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知識分子。
可知識這玩意兒,在曾經的夏國並不值錢,就算是研究所的研究員,工資也不比一個普通工人高多少,福利甚至都未必比得上一些經濟效益好的國有企業。
因此他們是直到現在,才第一次真切地感覺到了什麼叫“書中自有黃金屋”,心裡面甚至還在暗暗後悔,為什麼當年自己讀書的時候不努力一點,這樣說不定也能成為被陸逸明招攬的物件。
畢竟,年薪十萬乃至年薪百萬,這待遇這條街,正常人誰頂得住啊?
鄧聰整個人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面色通紅,激動地鼓掌,還大聲說道:“陸總說得好,現在咱們國家都流傳著一句話,說什麼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樣的社會太畸形了,再繼續下去,國家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另一個記者也十分認同鄧聰的說法,起身附和:“說得沒錯,要是咱們夏國的科學家都賺不到錢,都要過苦日子,以後一流的人才不是出國就是忙著投身更賺錢的行業,誰還來搞科研搞技術?誰還樂意建設國家?比起那些只會喊口號的人,陸總的做法才更加簡單有效。”
正所謂公道自在人心,這年頭的許多記者,職業操守和知識素養還是有的,不像以後那些只會譁眾取寵的自媒體,為了流量,什麼亂七八糟的言論都敢放出來。
畢竟,這年頭還有調查記者這個物種的,許多記者也是滿腔熱血,想要為老百姓伸張正義的。
等再過了幾年,這種“腦子不好”的人,恐怕就要滅絕得差不多了。
見自己的一番話獲得了一部分人的認同,陸逸明也感覺到非常欣慰,再次康慨激昂地說道:“我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搞科研也是能發財的,尤其是在晶片這類的高精尖技術領域,只要你有本事,來我這裡,年薪百萬都不是問題!這錢別人不出,我出!”
“什麼?年薪百萬!”
“陸總,你確定你不是在開玩笑嗎?”
陸逸明的這一番話,頓時引來了一陣騷動,所有記者都坐不住了,一個個全都站起身來,目光灼灼地看向潛伏,熱切的視線直接匯聚在了眼前這位年輕的首富身上。
畢竟,年薪十萬加送房子這操作,在他們看來已經足夠騷了,在陸逸明這幹一年少說能抵得上別的地方幹三四年的。
現在倒好,陸逸明這一開口,年薪百萬不是夢都來了。
這可是年薪百萬啊,一百萬是多少錢?
要是真能有這麼多錢,那我豈不是幹個一兩年這一輩子都能吃香喝辣了?
離譜!
簡直太離譜了!
“真有人才能拿這百萬年薪?”
“陸總,你說的這是真的?別隻是給員工畫大餅吧?”
陸逸明一臉嚴肅的承諾道:“當然是真的,而且目前已經有一位馬上就能拿到了。我在這裡鄭重宣告,未來資本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投資的重心就在半導體領域。”
講臺上,陸逸明侃侃而談,表情認真而嚴肅:“第一個五年計劃之中,初步預計投入的資金,至少都是一百億,其中二十億的資金已經到賬。年薪百萬什麼的,只要本事過硬,就不用怕我給不起錢。”
“一百億,又見一百億。”
“第一批二十億都到賬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怎麼外面一點風聲都沒有啊?”
“居然已經有人拿到了年薪百萬。”
“我現在去讀書還來得及嗎?”
“一百萬,我這輩子怕是都賺不來啊。”
“第一個拿百萬年薪的是誰啊?”
跟一百億比起來,年薪一百萬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這下子,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陸逸明做晶片是認真的,絕對不是為了要從官方那裡騙補助。
畢竟薅官方的羊毛,得薅到哪年哪月才能賺回一百億啊?
甚至一些其他省份和地區又恰好在中海公幹的記者們都酸了。
“這中海市政府也太雞賊了!區區一塊價值都不到兩億的地皮,打個三折賣給首富,就換來一個百億級別的大專案投資落地,這買賣簡直太划算了啊!”
“誰說不是呢?這可是上百億的大專案啊,每年交稅得交多少錢?看起來是陸總低價拿了地,實際上卻是中海市政府心裡樂開了花啊。”
原先他們還懷疑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利益輸送,覺得陸逸明肯定是收買了哪個經手辦事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