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著陸逸明對石墨烯這樣超一線前沿領域的研究課題侃侃而談,他震驚了。
特別是陸逸明甚至還給出了前無古人的石墨烯製備方法,譚鴻博就更加驚為天人,直接以
“老師”相稱了。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古代又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由此可見這一句
“陸老師”的分量。徐騰雨在旁邊倒是聽得一頭霧水,眼見著譚鴻博都開始叫陸老師了,頓時嚷嚷道:“我靠啊,你們兩個人嘰嘰喳喳在說什麼?為什麼我一點兒也聽不懂?”譚鴻博撇了徐騰雨一眼,說道:“你個不學無術的傢伙,能聽懂才是怪事。”徐騰雨不爽地嚷嚷道:“你看你這說的像話嗎?我好歹也是大學生,怎麼就不學無術了?”陸逸明擺了擺手,當起了和事老:“行了,你們兩個別在這裡抬槓了,譚博士,你回去跟你們導師商量一下,如果願意合作的話我們就聯合成立公司。對了,我剛剛說的你可別跟任何人提啊,那算是我送給你的見面禮。”譚鴻博當然很懂這個
“見面禮”的分量,當即說道:“這個我還是有分寸的,你可以放心。我這就回去跟學校商量。”眼看著譚鴻博化緣成功,徐騰雨羨慕得不得了,每年三個億啊,那特麼的能做多少事了?
“陸總啊,你看我們騰宇物流……”
“滾。”
“好嘞。”第二天,譚鴻博就打電話給陸逸明,說學校方面同意了陸逸明的計劃。
沒辦法,他給得實在太多了。過了幾天,中海交大聯合未來資本聯合釋出訊息,由未來資本掏出五百萬註冊資金,以五十比五十的股權結構,成立
“墨心科技有限公司”。未來資本宣佈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向公司投資不低於三億元,用於新技術的探索和研發,不考慮直接盈利。
簡單來說就是,掏三十億出來,直接給公司燒。這個訊息已經發布,在商界和學術界都爆炸了。
十年三十億,不考慮盈利,陸逸明的這一番操作,在大家看來是完全違背了資產階級的做法。
在學術界,那就更加不用說了。現在誰不缺錢啊,不知道多少科研專案,為了幾萬塊錢的科研經費,都爭得面紅耳赤。
這個墨心科技倒好,每年三億,連續十年,不考慮盈利,這特麼的慈善家也不過如此吧?
各家科研院校和研究機構,簡直羨慕哭了。一時之間,來找陸逸明化緣的人如同過江之鯽,各種專案五花八門,聽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對於那些明顯就是騙錢的專案,陸逸明二話不說直接拒絕,不過對於一些目前還沒有受到重視,甚至被認為亂七八糟,但是在後世崛起大放異彩的專案,陸逸明也投了一些。
這一投,就是幾個億砸了下去。這一番操作,把這幾天密切關注陸逸明的徐騰雨給看得目瞪口呆。
眼看著陸逸明樂呵呵砸錢的樣子,徐騰雨內心也多了一番領悟——這才是有錢人真正的快樂啊,買豪車買名錶算什麼?
真正的豪橫,是砸幾個億去玩科研,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那種。這個領悟,讓徐騰雨感慨不已。
看來,自己跟首富的境界,差得還是有一點遠。墨心科技公司總部,陸逸明站在大門外,看著剛剛掛起來的招牌,心情極好。
成立大會上,趁著中海交大的領導在上面侃侃而談的時候,坐在陸逸明身邊的李易文吐槽說:“剛花掉三十億買了兩塊地準備建廣場,你這一轉頭,又花三個億開了家新公司?不對,是每年三億連續十年,又是三十億。與其拿這個錢去打水漂,還不如多買幾架飛機擺在公司,好歹看著氣派。退一萬步講,飛機無論是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還是以後資金週轉困難轉手賣掉,起碼能回點本。拿來開一家科技公司在材料領域搞科研,那是純純的冤種啊。”來之前,李易文就在飛機上讀完了陸逸明寫的墨心科技發展規劃書,不得不說,內容挺不錯的,就是讀起來讓人有點糟心。
研發一款從未被發現的新材料啊,這特麼成功的機率得多低?在他看來,墨心科技與其說是一家公司,不如說更像是一家民辦的研究所,除了公司前臺之外,員工的平均學歷最低都是碩士。
目前陸逸明已經委託愛潑斯坦在美利堅幫忙購買各種先進的儀器裝置,三個億估計很快就會花個一乾二淨。
以後每年還得三個億,持續十年。想起這一點,李易文就感覺自己有點腦供血不足。
“我說,你沒事老是折騰這些東西幹什麼?你就不能搞點確定能賺錢的買賣嗎?不說百分百確定吧,搞點大機率能賺錢的也行啊。搞科研,那就是花錢如流水,走對路子那都算是好的,萬一路子走錯了,錢燒了還不出結果,那才是最糟心的。”陸逸明沒解釋太多,畢竟石墨烯這種新材料太過神奇,沒做出成績之前,說什麼都沒人會相信。
所以陸逸明只是說道:“錢多任性,就當做是買彩票好了,三億又不是很多,萬一中大獎了,我們可就發達了。再說了,你也不想想我是誰?有我在,怎麼可能有走錯路的機會?”李易文不由得翻了個白眼,說道:“得了吧,習慣性吹牛逼?你別告訴我你對這個什麼石墨烯也懂?”陸逸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略懂,略懂。”李易文:“……”開完會回到學校上課,龍啟權又找上了陸逸明,一臉不高興。
“你這傢伙,怎麼不聲不響又跑去跟交大合作了?”正所謂同行是冤家,別以為高校就是什麼聖潔書香之地,競爭也是存在的,而且有可能競爭還更加激烈。
畢竟,科研經費是國家撥款,總共就那麼多,你這個學校多了,那個學校就少。
在龍啟權看來,陸逸明作為復日大學的學生,就算是要投資科研,那也應該無腦選擇復日大學才對。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結果現在倒好,陸逸明跑去交大了,而且每年三億連續十年,總計三十億元的投資,就為了砸一個研究課題。
龍啟權看著那叫一個眼紅啊。雖然陸逸明跟復日大學合作的專案不少,特別是幾個民用的專案比如說真香快餐,復日大學那是賺得盆滿缽滿的,但是賺錢這個事情,誰又會嫌棄自己多?
龍啟權畢竟也是校長,該給的面子還得給,於是陸逸明只好解釋說:“龍校長,不是我胳膊肘往外拐,實在是這個專案我們學校沒人研究啊。人家交大那個實驗室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了,我總不可能讓我們學校直接開研究室從頭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