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明面無表情地說道:「只不過是一些正常的商業往來罷了,我能有什麼辦法?這些公司又不是我開的,他們跟誰合作我也管不著啊。」
但是很顯然,這個答桉不是這名記者想要的。他不甘心地問道:「陸總,你難道就不擔心APEX的存在會威脅到彩電出口協會嗎?彩虹集團已經透過APEX的渠道將產品賣往美利堅,盈利超過7.5億美元。」
陸逸明對此卻是澹然一笑,說道:「錢拿到手裡才是錢,躺在賬本上無非就是一個數字而已,別太當真。」
一聽這話,圍過來的記者頓時一片譁然。
一名記者問道:「陸總你的意思是彩虹集團收不回這筆賬款對嗎?」
陸逸明趕緊澄清說:「我可沒有說過這句話啊,你不要給我預設立場,不然我告你誹謗啊。」
對於陸逸明打官司的能力,大家都有所耳聞。聽到陸逸明這麼說,大家都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他們雖然很想要勁爆的話題和瘋狂的流量,但是也不想被陸逸明給告上法庭。
畢竟,沾染上了官司,不管怎麼說那都算是人生的汙點,特別是對職業生涯影響巨大。
不過,這也就是他們現場不敢跟陸逸明犟嘴罷了,等採訪結束之後,這新聞報道怎
麼寫,權力還是掌握在他們手裡面。而且春秋筆法這種孔老夫子傳下來的寶貴遺產也是被他們玩得出神入化,各種明示暗示引導,那報道整體效果一出來,簡直讓人臥槽。
比如說,有人就寫:陸首富極力否認彩虹集團無法收回賬款。
還有人寫:彩虹集團能夠及時收回貨款嗎?陸首富表示別太當真。
雖然看似沒頭沒尾的,但是正文裡面再這麼稍微一解讀,那不跑偏都難啊。
關鍵陸逸明還沒轍,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林黛玉,我白紙黑字的可沒這麼寫,讀者要這麼想,我能有什麼辦法?
當然,除了故意引導陸逸明的話題的,也還有站在陸逸明的角度來批判彩虹集團的。反正商業媒體,本質上還是商業行為,刊登所有的新聞的目的都是為了報紙的銷量,當然是怎麼爆炸怎麼來了。
另一邊,遠在蜀地正美滋滋地計劃著要怎麼擴大銷售規模的倪潤豐,此時心情大好。
站在他面前的彩虹集團銷售主管邢金龍說道:「倪總,憑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低價,我們彩虹電視對無數美利堅的家庭有著魔幻般的吸引力,加上功能齊全,質量是上乘之選,往往一上架,短時間就能售罄一空。」
隨後更是拿出一份報表,交到倪潤豐手上,語氣輕鬆地說道:「這是上個月發來的銷售資料,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再加把勁兒,爭取這個月再把銷量衝一衝。」
倪潤豐看了之後,更是喜形於色,誇獎道:「很好,這個月繼續發貨,數量提高一倍,儘快把我們之前積壓的庫存清理乾淨。」
自從一九九八年夏國禁止國有企業上市以來,倪潤豐就再也沒有像今天這麼開心過。
他作為彩虹集團的掌舵人,自然也明白一味打價格戰從來都不是商業發展的正確開啟方式,一次兩次有可取之處,長此以往,無疑是無腦操作、引火燒身。
可此前的彩虹集團庫存積壓嚴重,加上國內彩電行業的市場飽和,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今開啟了通往美利堅的銷路,頓時就跳出了國內的泥潭,大有要一飛沖天之勢。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敲響了辦公室的門,是前臺來送報紙的。
「倪總,這是今天的報紙。」
畢竟是老總,生活簡單點來概括就是:一杯茶,一包煙,一沓報紙看一天。
倪潤豐微微點頭,說:「你先放那吧。」
過了一會兒,談完了生意上的事情,倪潤豐美美地抿了一口熱茶,隨手拿起一份報紙。
一看之下,眼睛頓時瞪得老大,臉色也變得相當不好看。
因為,報紙的頭版頭條赫然寫著:「彩虹集團遠征北美,究竟是銷量奇蹟,還是驚天騙局?」
下面就是對陸逸明的採訪內容。
雖然乍看之下采訪內容跟標題內容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倪潤豐是什麼人?現在可以說是陸逸明的死對頭啊。這報道里面三句不離「陸逸明說」、「陸逸明表示」這樣的表述方式,倪潤豐頓時就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陸逸明在當眾嘲諷他。
倪潤豐越看越氣,他覺得新聞裡看似是陸逸明在質疑APEX的信用,實際上卻是在質疑他倪潤豐的能力和眼光。
畢竟如果季龍粉真的是一個騙子,他倪潤豐不就成二傻子了嗎?
「陸逸明,你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