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李易文的調侃,陸逸明當即說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
李易文調侃道:“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的理由啊。你說好端端的陳家怎麼會在內地豪擲三百億,還讓你佔了這麼大的便宜?”
富氏置業與如家的合作,確實讓許多人看不懂。
畢竟合作之前,如家的估值也就幾個億,還是靠著陸逸明的面子強行撐起來的,浮誇得很。
而富氏置業卻是陳澤富名下的核心企業,光是能夠調動的資金就好幾十億,管理的資產規模更是多達幾百億。
兩者的合作,更像是富氏置業對如家的“施捨”。
所以很多人都搞不懂這裡面的邏輯,明明富氏置業有許多更好的選擇。
然而,陸逸明卻是知道,陳家賭的是國運,根本不是一時的得失。
“你當陳家傻嗎?陳老爺子的算盤精著呢,這是要打算借我的名,給他的孫女鋪路。”
“他孫女?陳金蘭?”
李易文一下子就想到了過年的時候見到的那個看起來時尚前衛的妹子。
陸逸明感慨道:“是啊,估計是打算讓陳金蘭接手一部分產業,所以這次談合作也是她出面,甚至很可能是借我的勢,宣傳陳家投資內地的決心。你說這三百億的投資喊出來,別說最後能落地多少,各地的官方坐得住嗎?還是跟我合作的。”
經過陸逸明這麼一說,李易文頓時就回過味來了。這哪裡是讓陸逸明佔便宜?這根本就是拿著刷子貼在陸逸明的身上薅羊毛啊。
“果然這薑還是老的辣,看起來他是出了三百億,投資巨大,實際上這隱形的收益估計都已經回本了!”
三百億的投資,要是陳家自己喊,有幾個人就很難說了。
可陸逸明是誰?
那可是剛剛在中海怒砸了兩百億搞晶片的勐人啊!
陳家藉著與如家合作的關係,宣稱自己要在內地投資三百億,誰敢不信?
隨後,李易文又有些擔憂地問道:“你就不擔心陳家這是虛晃一槍,從各地官方那裡拿了好處,然後學李超人那樣囤地等著漲價嗎?”
喊出三百億的投資,肯定能夠獲得各地官方的重視,到時候不僅有政策和稅收優惠,關鍵還能低價拿地。
可怕就怕陳家學李超人的套路,拿了土地不開發,反而坐享其成,薅內地的羊毛。
陳家要真這麼幹,說不定連帶著陸逸明都得被拖下水。
陸逸明雖然沒有深入瞭解過陳家,但是李超人的各種地攤文學可是看了不少。他說道:“從我跟他們的接觸來看,陳家跟李家還是不同的。陳老爺子是真的看好內地的經濟發展,所以三百億的投資估計是真的。而且富氏置業與如家的合作,也確實讓我佔了大便宜,所以你讓我怎麼反對?”
名聲被人利用,陸逸明並不氣惱,畢竟商業上的事情,本就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
更何況陳家也不是沒給好處,雙方和氣生財,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易文驚訝地說:“拿三百億出來賭內地經濟的發展?難道就不怕輸了,三百億打水漂嗎?”
陸逸明笑道:“你剛才都說了他們是老薑了。這天下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就說你剛才講的那個囤地的事情。我國一九八八年的《憲法》和《土地管理法》修正桉你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裡面正式明確了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以及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李易文又沒空鑽研這些法律,當即挑了挑眉毛,問道:“有什麼問題?”
陸逸明說:“這法律說白了就是允許官府直接賣地。”
“賣地?”
“是的。你知道啥叫‘土地財政’嗎?說白了,就是地方經濟想要發展,這筆錢從哪裡來呢?以前是由國家統一調配,修正桉出來之後,則是靠賣地來解決。”
李易文瞬間想通了這裡面的關係,頓時驚呼:“我曹,那以後地價豈不是要越來越高?”
陸逸明說:“一九九四年《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對土地出讓的方式進行了明確規定,即可以採取拍賣、招標,一九九八年取消福利分房政策,推動商品房市場的發展,這其實就是一步步為官方賣地鋪平道路。”
李易文越聽越是心驚肉跳,官方親自下場,地價起飛已成必然趨勢,只要夏國的經濟發展不停滯,這個趨勢就不會被打斷。
他好不容易才稍稍平復心情,說:“我就說嘛,最近怎麼房地產公司越開越多,原來是聰明人這麼多啊。”
陸逸明意味深長地說:“看懂這個趨勢的人,基本上已經開始下注了,所以陳家不是胡亂投資,而是真的在賭夏國的國運。”
說到這裡,陸逸明不由地想起上一世的夏國,從二零零三年開始,土地財政開始逐漸顯現出效果來。各地每年的土地財政收入佔當地財政收入大約百分之四十以上,個別城市比如蘇杭,佔比更是高到嚇人。
隨後的十幾年時間裡,土地出讓金收入穩步走高,到了二零一七年已經達到五萬億左右,而商品房銷售金才十三萬億。
由此可以計算出來,土地成本直接就佔到了新建住房的百分之四十。就是這一根根紅柱,鎖住了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