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文更疑惑了,當即反駁道:“不對吧?康佳和長虹兩家現在忙著爭奪彩電業帶頭大哥的位置,這是妥妥的行業頭部企業啊,你為什麼覺得他們不行啊?更何況tcl也就罷了,你居然看好創維?”
這份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的創維集團,正深陷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之爭,主管銷售的陸強華帶領團隊集體出走,導致整個創維都變得及及可危起來,甚至許多人都不在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
形象一點的比喻,此時創維所面對的局面,就像是劉備剛拿下荊州,諸葛亮就帶著關羽和張飛跳槽了,這誰頂得住啊?
要知道,陸強華可不是什麼普通人,創維集團能夠有今天,他可以說是最大的功臣。
陸強華在家電企業所開創的“陸氏模式”,即股東客戶營銷模式,是真正把營銷玩到極致的頂級高手。
結果就是這麼一個人,愣是被身為老闆的黃宏生給擠兌走了,兩人甚至鬧到對簿公堂的地步。
現在很多彩電業的同行都在等著看創維的笑話,覺得沒了陸強華,整個公司的破產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表弟,難道你很看好黃宏生?”
陸逸明聽完直接果斷的搖頭:“這倒沒有,他做生意的能力甚至連及格都勉強。”
李易文不解:“那你還看好創維?”
陸逸明笑道:“黃宏生這人雖然做生意不行,但是眼光不錯,帶創維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什麼正確的道路?”
黃宏生的創業經歷,李易文也是有所耳聞,別看創維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實際上剛開始的那幾年,在黃宏生的經營下,創維債臺高築,三次瀕臨破產的危機,有此就能看出他的運營水平實在不咋地了。
陸逸明解釋說:“黃宏生或許能力不足,但他百折不撓,寧死不屈,這種品質難能可貴。更何況作為一個企業家而言,能力其實並不是第一位的,關鍵是得走對路子。”
“創維在最困難的時候,黃宏生依舊沒有放棄技術研發,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挖來當時迅科彩電的開發部技術骨幹,出讓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將他們納入旗下,使企業獲得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而在九個月之後,創維就開發出國際領先的第三代彩電,在德意志的電子展上獲得了第一筆兩萬臺的大訂單,靠技著術征服了歐洲市場,成功從絕境中走了出來。”
想起陸逸明經常把“技術路線”掛在嘴邊,李易文這才恍然大悟:“所以這就是你更看好創維的原因?”
陸逸明理所當然地點頭道:“沒錯,陸強華的營銷能力或許幫助創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創維的成功,根基在於技術研發。所以陸強華的出走,或許會對創維造成一定影響,但只要創維不放棄在技術研發上面的優勢,未來仍是大有可為。”
隨後,他又一臉惋惜地說:“相反的,康佳和長虹的表現就太差勁了,靠著打價格戰成為行業頭部企業有什麼用?賣一臺虧一臺,導致在技術研發上面的投入越來越低,以後註定要被市場所淘汰。”
聽完陸逸明的分析,李易文覺得很有道理,畢竟彩電行業不比其他,這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打價格戰是沒前途的。
就像日後的國產手機,有誰是靠打價格戰成為行業霸主的嗎?
高科技企業,就得有高科技企業的樣子,整天玩些花裡胡哨的營銷手段,就算能贏一時,也註定是走不長遠的。
各種思緒在腦海裡轉了一圈,李易文突然想起來一個事情,大笑道:“那按照你這麼說的話,現在創維股價大跌,我們是不是可以開始吃進了?”
陸逸明微微一笑錯愕,隨後調侃道:“表哥,果然這才是你的老本行啊。不錯,我覺得可以吃。”
香江,創維集團總部。
黃宏生臉上陰雲密佈,此時的創維集團,可謂是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一個弄不好,怕是又得再次經歷一回破產風波了。
陸強華的出走,對公司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要知道,原先的創維不過是彩電行業的二流企業,是陸強華靠著強大的銷售能力,硬生生的把創維的營業額從每年七個億,做到了四十三億,足足翻了六倍有餘!
曾經“君臣相和”的兩人,如今卻是勢同水火,陸強華憤而帶著一百五十個創維的銷售骨幹跳槽,導致公司的銷售體系直接崩盤。
而好死不死的,現在又正是彩電價格戰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雙重暴擊之下,別說外面的人不看好創維,就連公司內部員工,都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的薪水還能拿幾個月。
為此發愁的黃宏生也忍不住後悔了,後悔自己不該毫無準備地就對陸強華髮難。
就在他愁眉不展之際,手下急衝衝跑來彙報,說:“黃總,市場上有人大手筆吃進創維的股票。”
黃宏生一聽,卻沒有半點高興,反而有些惶恐。
難道是陸強華拿到一筆資金,想要對創維下手?
“快,趕緊讓人調查資金來源!難道是誰想要收購創維?”
這個時間節點,大手筆吃進,不得不讓黃宏生起疑心。
如果這事是陸強華乾的,別說把創維給買下來了,就算只是殺回董事會,也足夠讓他黃宏生成為整個彩電行業的笑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