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石晉華的一番解釋,陸逸明才知道,原來是tcl的電視機業務出現了問題。
二零零零年,夏國彩電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
康佳,長虹等彩電行業巨頭都深陷行業內惡性價格戰的漩渦。
尤其是康佳,每次價格戰出手都特別狠,一下子就將其三十四英寸彩電的價格降到三千元以下,令業界大跌眼鏡。
然而康佳其實也不願意打價格戰,但康佳又不得不打。因為隨著行業的發展,生產彩電的企業越來越多,而市場卻沒有擴大,因此所有的彩電生產企業,都不得進入慘烈的大逃殺模式。
為了既得的市場份額,為了流動資金的週轉和出手價值跌得越來越多的存貨又不得不打。
而長虹深受價格戰之害,偏偏又是價格戰的發動者和加油者。
tcl的主打產品之一就是電視機,因此也被捲入到這場風波之中,難以獨善其身。
石晉華吐槽道:“之前官方也約談過幾大彩電生產企業,會議上明明說得好好的,結果回過頭,整個行業又是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再次亂了套。”
就在幾周之前,tcl和長虹等八大品牌企業剛達成共識,說好了大家要理性地對待價格戰,建立對話機制,擺脫價格戰的糾纏。目前國內彩電業只有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才能推動行業發展,才能把蛋糕做大。
但是才過了幾天,長虹又把它的背投彩電的價格降到萬元之下了。
整個行業,所有人都在流著血打價格戰,幾乎把電視機弄成了白菜價,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把電視機論斤賣了。
這樣持續不斷地大放血之下,很多企業就開始有些扛不住了,其中自然包括了tcl。
其實,之前tcl也找過很多人,想過很多辦法,可惜對於解決目前的困境,卻是一點用都沒有。
而陸逸明作為夏國如今聲名最為響亮的“商業奇才”,石晉華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口求助,看看陸逸明能不能想出一個好主意,幫助tcl脫離困境。
明白了石晉華的需求之後,陸逸明頓時有些為難,說:“電視機這個行業我從未涉足,怕是幫不上什麼忙啊。”
旁邊的陸定也幫腔說:“就是啊,這隔行如隔山,他們自己專業領域的人都搞不明白,我兒子從來沒接觸過這些東西,他能做什麼呢?你不要病急亂投醫了。”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石晉華卻不死心,畢竟陸逸明之前跨界的事情又不是沒做過。
要說專業的話,他本身一個學計算機的,跑去炒股還賺了大錢,這也跟專業不挨著啊。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吧,他還指點新能源科技公司突破了鋰電池技術呢,這可是諾基亞的工程師都搞不定的事情。
這還不夠跨界的嗎?
現在說什麼沒涉足電視機行業?
這話聽著怎麼那麼像是在推脫呢?
石晉華立馬態度懇切地說:“陸總,你在美利堅那邊不是有門路嗎?不如試試國外渠道?”
畢竟tcl的困境就是因為相互之間惡性競爭,相互之間不顧一切卷價格造成的,所以石晉華看中的是陸逸明在美利堅的關係網路,希望陸逸明能夠幫tcl開啟海外銷路——我國內卷不懂,出口到大洋彼岸那還不是嘎嘎亂殺?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現在國家外匯儲備嚴重不足,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口需求又非常大,所以如果tcl能夠在海外闖出名堂的話,不但能夠增加稅收,而且還能夠增加外匯收入,更能為國內企業做一個示範帶頭作用,簡直就是一舉三得。
雖然陸逸明從來沒有涉足過電視行業,但是對進出口這個事情很熟悉啊。畢竟現在優盤這東西已經火遍全球,在亞洲、歐洲、美洲都建立了生產基地,在消費級電子產品的出口銷售這一塊,石晉華覺得陸逸明應該是很精通的。
他打的是這個主意。
陸逸明哪能不知道石晉華的這個想法?畢竟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夏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廠”,勞動人民用血汗和猝死換來了經濟大繁榮,不但把國內同行卷得要死要活,還把世界範圍內的同行都卷得頭皮發麻。對於這個路子,陸逸明可太熟悉了。
陸逸明無奈地說:“好傢伙,原來你惦記的是這個啊?誰跟你出的這個主意啊?”
石晉華聽陸逸明這口氣,似乎是沒打算幫忙,頓時就急了:“怎麼?難道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嗎?”
陸逸明微微搖頭,說:“問題大了去了。用低價敲開美利堅電視機市場的大門,這個想法本身沒問題,可問題是美利堅樂意嗎?石秘書,你聽說過美利堅的《反傾銷法桉》嗎?”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