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買賣,划算得很吶。
然而,陸逸明對於這個,卻是嗤之以鼻。
三年三倍利潤,平攤下來每年才多少?連翻個倍都做不到,那玩個錘子。
簡直就是給重生者丟臉!
更何況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一年這三年時間,世界範圍內風雲變幻,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這樣的黃金歲月他不好好提前佈局高科技領域,跑去蓋房子……
但凡智商正常,都做不出這種違背祖宗的決定。
“算了算了,三十倍我還有點興趣,三倍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林淑儀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或者是陸逸明的腦子出了問題。
這專案只要爭取到手,那就是撿錢啊,而且四平八穩,想虧都難。
因此她一臉詫異,看傻子似地盯著陸逸明,把他從頭打量到腳:“啊哈?不是吧,這種撿錢的事情你都不幹?”
陸逸明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窩在沙發裡,仰著腦袋有氣無力說道:“這錢撿著太累了,我懶得彎腰,誰愛撿誰撿,反正我沒興趣。”
開玩笑,自己籌集二十億現金,要是拿去砸網際網路,十年後的利潤率一百倍都是往小了說。
跟這比起來,三年三倍算個屁啊。
當然,林淑儀不是重生者,自然不會像陸逸明這樣篤定。她就算是能想到網際網路的發展,恐怕也不會想到網際網路居然能夠發展得那麼勐。
林淑儀鳳目一凝,峨眉微蹙:“難道你還有更好的門路?”
陸逸明想了想,最後還是提點她了兩句:“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房地產賺錢太慢了,我更看好網際網路。你真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就佈局高科技產業吧,雖然風險很高,但這才是真正賺大錢的康莊大道。房地產不說是歪門邪道吧,卻也不是什麼好玩意兒。為了這點錢惹一身騷,太不值當了。”
想想二十年後那些人是怎麼罵房老闆的。
陸逸明可不想揹負那種罵名,一天到晚都被人戳嵴梁骨。
他雖然有著靈活的道德底線,但是至少還不打算在抬高房價這件事情上推波助瀾,去掠奪那些苦命的工薪階層。
林淑儀對陸逸明的話無語極了:“這點錢……你口氣倒是不小,知道多少人為了你口中的‘這點錢’,擠破腦袋都想往裡鑽嗎?”
陸逸明打了個哈欠:“這事不用說了,要是一兩個億,我就隨便投點玩玩,可將近二十億的資金投入,請恕我不能奉陪。”
見他態度堅決,林淑儀心中倍感可惜,卻也無可奈何。
好歹是合作伙伴,陸逸明想了想,還是提醒林淑儀道:“千禧年馬上就要到了,手裡掌握點現金,機會向來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別現在就一把梭哈了,不然過個十年八年的,有你後悔的時候。”
這話並非無的放失。
二零零零年四月三日,以美利堅的Nasdaq股票狂跌作為起點,宣告著網際網路的第一次寒潮來襲。
到了那時,不僅是美利堅,就連夏國的許多網站也會紛紛倒閉,進入持續三年的低谷,網際網路第一波浪潮就此進入嚴寒和冬季。
面對如此衝擊,只有最有韌性和活力的網際網路企業,才能從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
而這對資本而言,這卻是最好的抄底時機,只要眼光不差,買到就是賺到,還是血賺的那種。
對於陸逸明的提醒,林淑儀將信將疑:“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