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比爾·蓋茨一聽就緊張起來,畢竟夏國可不是三哥,擁有完整的工業產業鏈,又是大一統的國家,社會內部安定和諧,而且奮鬥精神十足,潛力可謂巨大。
現在陸逸明說要搞個軟體產業園,比爾·蓋茨說不慌是假的,畢竟他習慣了居安思危,一直都保持著高度警惕。
見比爾·蓋茨臉色有些難看,陸逸明就知道他在想什麼,調侃道:“怎麼,你擔心我也做操作軟體,搶微軟的生意啊?”
比爾·蓋茨毫不客氣地說:“以我對你的瞭解,這種事情你是做得出來的。”
他想起了valinux的投資,當時陸逸明就曾在這上面給過微軟一記悶棍,雖說後來陸逸明把手裡的股份都給賣掉了以示清白,可比爾·蓋茨哪裡會就這樣對陸逸明徹底放心呢?
哪怕是在公司裡,比爾·蓋茨也一直強調“微軟距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可見他的心底裡,是多麼的沒有安全感。
而在網際網路誕生之後,他的這種想法也被證明是無比正確的。
甚至十八個月都太長了,很多網際網路企業,生命週期連八個月都沒有。
陸逸明知道比爾·蓋茨起了疑心,只得耐心解釋說:“你誤會了,就咱倆的交情,這事兒我也不能幹啊。放心吧,你在pc端的操作軟體霸主地位,無人能夠撼動,我也不會吃飽了閒著在這個領域燒錢玩,畢竟虧本的生意我從來不幹。”
比爾·蓋茨皺著眉頭說:“那你想幹什麼?”
陸逸明卻沒有直接回答比爾·蓋茨的話,反而對比爾·蓋茨說:“為了化解反壟斷危機,你應該已經開始考慮和美利堅司法部進行交易了吧?”
美利堅司法部,作為一條咬人的“鬣狗”,那自然不是好相與的。
如今微軟被裁定壟斷,不想被拆分的話,付出代價是必然的結果。
可這麼重要的事情,就連微軟的許多高管都還不知道,比爾·蓋茨心中震驚地看著陸逸明,很懷疑他究竟是怎麼知道的?
不過終究是奸詐的老狐狸,心中雖驚,比爾·蓋茨表面上依舊是不動聲色:“這訊息你從哪聽說的?沒有的事……”
陸逸明微微一笑,眼神銳利地看著比爾·蓋茨:“真的沒有?不盡然吧,微軟現在的局勢,以及由不得你繼續硬扛下去了,而妥協和讓步,是唯一的活路,我就不信你沒有在考慮這件事情。”
比爾·蓋茨還想湖弄過去,但陸逸明豈能讓他如願?
對於微軟會和美利堅司法部達成什麼樣的協議,陸逸明可是心知肚明的。
畢竟上一世,他就是這個事件的受益者之一。
首先,美利堅司法部阻止微軟參與可能損及競爭對手的排他性交易,要求電腦製造商使用統一的合同條款,還要求微軟允許製造商和客戶去除標誌一些微軟特徵的圖符。
最後甚至要求微軟公佈部分技術資料,使軟體開發商編寫的windows應用程式能夠具有與微軟產品相當的效能等。
而作為交換,聯邦司法部並沒有要求微軟更改已有的任何程式碼,也沒有禁止微軟在未來的windows中捆綁其它軟體。
但這起訴訟桉,卻成功給了更多軟體公司活路和飯碗,掀起了第一波pc軟體產業發展浪潮。
甚至這股浪潮,在接下來的幾年,還波及到了三哥和夏國,陸逸明之所以在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程式設計師,也是得益於此。
如今重生回來,自然不想錯過這樣一個機遇,畢竟夏國的軟體產業想要發展起來,就得抓住每一個能夠抓住的機會。
賺老外的錢,還能培養本國的軟體人才,這樣划算的買賣,不幹是傻子啊。
趁著這會兒大家都沒反應過來,陸逸明自然是要未雨綢繆,提前佈局,等到浪潮翻湧之時,自然可以獨佔鰲頭,乘風破浪。
不過這事情,得拉著比爾·蓋茨一起做,否則單憑陸逸明一個人,號召力還是稍顯不足。
而為了瓦解比爾·蓋茨的戒備,陸逸明當即表態說:“我沒打算做pc端的操作軟體,我就是想賺錢而已,甚至產業園培養的程式設計師,肯定是依附於windows這個操作軟體平臺的。”
陸逸明一臉真誠地說:“到時候,我非但威脅不到微軟,反而能夠極大地豐富微軟的軟體生態體系,成為微軟的護城河,這是雙贏啊,比爾。我和你說,我們夏國人最喜歡雙贏了,你要信我啊。”
比爾·蓋茨聽完覺得確實有點道理,而且微軟的操作軟體平臺開放也確實是無可避免的事情,讓陸逸明從中分一杯羹,也未嘗不可。
可對於陸逸明的能力,比爾·蓋茨心中的防備更深了,大家都還在討論微軟什麼時候被拆分,只有眼前的年輕人,一眼就判斷出了自己接下來要走哪一步棋。
因此比爾·蓋茨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說:“你搞的這個東西,我能不能投資?”
對於比爾·蓋茨來說,陸逸明的承諾再天花亂墜,那也是分分鐘就能夠反悔的東西。畢竟這年頭,誠心值幾個錢啊?
所以,比爾·蓋茨要求入股,直接在其中掌握話語權,同時也能夠起到監視的作用,一旦陸逸明的路子跑偏,他隨時就能知道。
“嚯?你要投資?”
陸逸明心裡是真沒想到比爾·蓋茨也要往這個專案裡面砸錢的,畢竟這花自己的錢幫別的國家培養人才,腦子沒被門夾過,也幹不出來這種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