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文的回答,在陸逸明的意料之中。他順嘴說道:“這就是了嘛,正所謂不想當資本家的社畜不是好社畜啊,你去一家叫做搜信的公司,找一個叫做李羅賓的夏國人。根據我的分析,這傢伙現在正是蠢蠢欲動,打算要自己創業了。搜尋引擎最重要的專利現在就在他的手裡,他是不會甘心給別人打工的。”
在矽谷,華裔很難混上高管不是沒有緣由的。
阿三因為上千年的種姓制度,奴性深重,所以甘於向強者俯首稱臣。
這對資本家而言,是最好的員工,因為他們懂得認命。
可夏國人就不一樣了,越是優秀的人才,就越是不喜歡認命,骨子裡信奉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一套邏輯。
資本家很棒棒,所以我也要當!
曾經的王安,如今的楊致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都來自夏國,也都從打工人混成了資本家,活出了屬於自己的風采。
可在資本家眼裡,這樣的人可不是什麼好員工。
還是阿三靠譜啊,他們說話又好聽,做事又積極,雖然滿身的咖哩味有點刺鼻,可畢竟心裡不會沒事兒就想著“造反”,自願成為附庸,完全可以放心地把公司交給他們來打理。
換作夏國人,他們熟悉了公司的所有業務流程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自己出去創業,而不是留在公司裡繼續任勞任怨,做牛做馬。
而願意留下來的,也大多都是些能力不太強的,可這怎麼行!?
如今的網際網路經濟大熱,很快就會有一大批赴美的夏國留學生選擇回去創業,他們會將自己從矽谷“學”到的先進經驗帶回祖國,不僅能夠實現財富自由,順帶著還能“報效”國家,衣錦還鄉。
陸逸明盯上的其實就是這個群體,他們想回國創業,需要的是資金,需要的是指引,而這些東西,偏偏他都能提供。
這不是巧了嗎?
有錢不賺王八蛋啊!
而第一個被陸逸明盯上的,自然就是李羅賓和他本人所創立的百度了。
李易文聽完陸逸明的想法之後,露出為難的表情,小聲提醒道:“你剛才不是說,那個谷歌的合同裡面禁止你再投資其他的搜尋公司嗎?你這是打算要違約?”
陸逸明雞賊地笑出了聲:“合同裡面只是說我不能投,但是沒說你不能投啊。剛剛我不是說了嗎?讓你當資本家。你自己創辦一家投資公司,然後砸錢讓李羅賓創業,拿到原始股,那不就行了?”
雖然不能夠直接從未來的百度身上獲得經濟效益,但是成為百度的上帝還是不成問題的。哪怕陸逸明對於李羅賓的節操不屑一顧,但是賺錢嘛,不寒磣。
矽谷,搜信公司。
剛剛入職一年多的李羅賓,最近可謂是心事重重。即便是下了班,他開著新買的賓士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眉頭也一直緊鎖著沒鬆開過。
如今的他,按照國內的物價計算,已經是年薪百萬,哪怕在美利堅,他也屬於中產階級裡混得最好的那一批。
可對於現狀,李羅賓卻並不滿意。
他是名副其實的天才,一九九一年就畢業於京大資訊管理專業,隨後便出國留學,在美利堅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電腦科學碩士學位,期間還去了島國的松下集團實習。
三個月的實習結束後,他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得到了某位華爾街大人物的賞識,成功走進了美利堅的金融中心華爾街。而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裡,他先是擔任道·瓊斯公司的高階顧問,然後還成為了《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
正是在華爾街,他見識到了什麼叫做資本主義的紙醉金迷,也明白了金錢的力量是何等強大。
但他很聰明,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在華爾街難以真正意義上的出人頭地。
所以在矽谷的一次學術會議後,當搜尋引擎公司搜信的創始人張威廉發出誠摯的邀請時,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成為了搜信的資深工程師。
李羅賓知道只有從事技術研發工作,才能充分運用他在拓撲學和統計學上超人一等的天賦優勢,從而一展所長。
《鎮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