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貿行工作的時候,李易文沒少和老外客戶打交道,知道這些高鼻深目的傢伙最是難伺候。
那真是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做“錢難掙,屎難吃”。
結果現在陸逸明說老外的錢比較好掙,還要去割老外的韭菜。
這就有些讓李易文不能理解了,滿臉都是問號:“怎麼割?難道他們又要制裁大毛子了?”
陸逸明目光狐疑:“為什麼要說‘又’?它們的制裁根本就沒停下來過啊。算了,不說這些了。總而言之, 山人自有妙計。”
李易文對此自是十分好奇:“我說,你明明人在內地,怎麼好像對全世界發生的事情都瞭如指掌?這不科學啊。”
陸逸明被這話勾起了回憶,想當初自己好歹也是貼吧的十級大佬,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沙凋網友縱論古今,笑談中外, 那真是上可談天說地, 下可閒聊八卦,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甭管是燈塔國的總統管沒管住拉鍊,又或者是次貸危機,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陸逸明因為炒股經常被人當韭菜割,所以後來發憤圖強,很是用心地對世界金融行業的發展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最後……
還是被人當成韭菜肆意收割,各種心酸,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過讀得書多,總歸是有好處的,至少對國內國際的金融行業發展趨勢,陸逸明便知道得一清二楚。
因此陸逸明才盯上了科技和股市都在迅勐發展的燈塔國:“自八十年代末冷戰結束以來,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潮流。全球統一市場初步形成,網際網路便是因此應運而生。表哥,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未來數十年內, 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產業, 都是絕對的時代主角, 這是天命所歸,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易文忍不住笑出了聲:“網際網路?就電腦上那幾個光是開啟就得好幾分鐘的破網站?”
不怪李易文這麼想,實在是國內目前的基礎建設,與燈塔國還是存在巨大差距的,尤其是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這一塊,差距更大。
眼下在國內,網速還很慢,個人電腦的保有量也才342.12萬臺,基數太小了,撐不起一個人口十二億的新興市場。
網際網路想要得到發展,需要的是一片沃土,可眼下國內如此貧瘠的“土壤”,又豈能長出參天大樹?
然而陸逸明卻是知道,未來的夏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將會是何等迅勐。
許多起步早的網際網路企業,幾乎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莫名其妙地成為了行業巨頭,虎踞龍盤,勢不可擋。
因此, 早佈局, 早獲益。
而陸逸明的目光,也遠渡重洋,落到了大洋彼岸的燈塔國身上。
自1995年起,燈塔國就開始進入網際網路投資的狂熱期,直到2000年網際網路寒冬的到來,燈塔國的股民和投資人,都在瘋狂地追捧任何與網際網路相關的股票以及上市企業。
但凡和“網際網路”這叄個字沾邊的公司,他們就揮舞著鈔票買買買,以至於在矽谷,每天都流傳著窮小子創業,然後一飛沖天的暴富故事。
在陸逸明看來,這些綠油油的燈塔國韭菜,華爾街的吸血鬼割得,我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