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虎背熊腰者,騎著馬兒出現在眾人眼前,此人便是董卓胞弟董旻,官至左將軍,董卓能夠那麼輕鬆擁有今日的權勢,董旻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
“叔父。”
看到董旻也被驚動,牛輔急忙翻身下馬,抱拳行禮。
董旻看了一眼遠處還在叫囂的許褚,與牛輔失望的喝問道:“區區一個毛頭小子,何以久久僵持不下?”
牛輔一時語塞。
心道你是沒有親眼看到,方才那許褚一刀一個,我手下的勐將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
董旻也就是恨鐵不成鋼的訓斥了一句,眼下不是興師問罪的時候。
他看向報信的人,沉聲道:“呂奉先真的領兵去了長安?”
來人的頭幾乎貼在地面,恭敬的應道:“千真萬確。”
董旻臉色驟變,沉思半響後,與牛輔說道:“留下三萬人與匈奴人接應,其餘人等速速返回長安,你我領五千輕騎兵當先回援……呂奉先,此子該死,當初我就說過,這種三心二意之人最不可信,大哥湖塗啊。”
牛輔重重點頭。
回望還在叫囂的許褚,牛輔竟然沒來由的鬆了一口氣。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心理,似乎再跟衛氏僵持下去,他也要步‘郭汜’後塵一般。
···
時間來到昨夜。
京畿之地的官道四通八達,而且都是先秦就已經修好的夯土路,寬闊好走。
兩名暗衛的隊員拿著郭汜的人頭,一路長途奔跑,馬不停蹄的趕到洛陽,並見到了呂布。
當他們把郭汜的人頭送到呂布跟前的時候。
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呂布像是終於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立刻讓高順、張遼、侯成等人起兵。
大軍早已經整裝待發了,呂布只是不知道該不該去河東郡湊熱鬧。
如今看到郭汜的人頭,也好,衛琤的意思他懂,這是最後一次招攬,若是呂布還不拿出一點誠意來,那下一個被砍下頭顱的,肯定就是他了。
呂布雖然莽,但還沒有莽到不知所謂的地步。
特別是他去過兩次安邑,知道衛氏的厲害,更是親眼見識過雷震子的殺傷力。
與其陪著董卓去送命,倒不如識時務者為俊傑,趁著衛氏腹背受敵,來一回雪中送炭。
於是,呂布直接拋下洛都,帶領全部人馬揮師長安。
至於剛剛背叛義父丁原,如今再一次背叛董卓,對於名聲有什麼影響,跟權勢地位相比,呂布根本就不在意,否則他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與此同時。
遠在長安的賈詡也收到了衛琤的回信,雖然是田豐寫的,但代表的是衛琤的意志。
賈詡與呂布不同,他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答應了暗衛的要求,全力配合他們營救少帝和兩位皇后。
未央宮。
一支商隊在賈詡的帶領下,順利的進入宮門,守城的禁軍見車裡都是一些綾羅綢緞,只以為是賈詡在民間收刮的不義之財,並沒有阻攔。
面對如此鬆懈的防禦,暗衛的人紛紛表示不屑,同時也暗自唏噓,如今的漢室與囚鳥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