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家陽臺通三國 > 第六十一章:秋分夕月,何進死

第六十一章:秋分夕月,何進死 (第2/3頁)

有個屁的準備,衛琤只是想兩個時空的時間線一樣,這邊是中秋節,那邊應該也是,回頭直接去超市或者麵包店買一些過來便是。

可蔡琰的關注點已經不在餅子上了。

她美眸輕抬,膩膩的看著衛琤:說了,夫君又與我說露骨情話了,哎呀,簡直太羞人了。

···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

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網上很多人說中秋源於隋唐,其實並不準確,它只是那個時候開始成為固定節日,但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作為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之一,夕月節自然不可能因為內廷與外戚的鬥爭隨意取消。

再加上少帝初登,官員們對這次的夕月節尤其重視。

而這正好給了趙忠、張讓等人伺機而動的機會。

八月十五這一日,洛陽城早早就有人上街兜售夕月餅,這是一種造型如月盤的食物,直徑能有二三十公分,厚度兩三公分不等,裡面的餡料是綠豆或者紅豆,也有一些搗碎的堅果碎。

與後世的小月餅不同,現在的月餅更像是一個大蛋糕,需要一大家子人切開分食。

每逢中秋夜,家家戶戶在院子裡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火炬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神,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天子祭月,臣子們作為‘家人’必須在場,不說什麼,吃塊月餅總是要的。

這既表示對家國的歸屬感,也是臣子們對天子表示忠心的好機會,而能被邀請進皇宮參與祭月,本身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榮譽。

何進作為大將軍,就算再怎麼忌憚宦官,今日也做好了進宮得準備,只是為了這次進宮面聖,他做了幾番籌備,大軍圍城不說,還披甲帶刀進入皇宮。

少帝劉辯按照流程,先是依次面見了幾位大臣,期間何進也在面聖的行列中,但他卻特立獨行,先是去見了親妹妹何太后,而後再去見親外甥少帝劉辯。

臣子們雖然對此頗有不滿,卻一個個噤若寒蟬。

小黃門蹇碩雖然對何進恨之入骨,但他卻沒有過多的表現出來,見到何進後,還恭敬的稱呼一聲何國舅,並與何進有說有笑。

對此何進並沒有想太多,只以為是宦官們服軟的表現,畢竟,他如今掌握天下兵馬大權,城內三萬大軍虎視眈眈,城外又有董卓等各路軍候伺機待命。

要不是怕以袁氏為代表計程車人集團坐收漁翁之利,他早就對張讓等人組成的宦官集團動手了。

見到少帝劉辯,何進眉心微蹙。

少帝劉辯就像是一個提線的木偶,一切日常起居都在宦官們的控制下。

長期以往,必然又是另一個靈帝劉宏。

劉辯也確實如此,在張讓等人的心理暗示下,對權傾朝野的親舅舅何進沒有恭敬親切之情,心裡有的只是滿滿的驚懼之意。

何進躬身抱拳一禮,身上的甲冑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少帝劉辯的眼睛一直盯著何進腰間的佩刀。

張讓見狀,輕咳了一聲。

劉辯先是一怔,隨即強裝鎮定的說道:“舅父無需多禮,快快入座。”

兩個小太監開始往上送酒菜水果,何進見狀,嗤笑一聲,端坐於左手首座,對桌上的美食佳餚嗤之以鼻,生怕這些食物被人做了手腳。

上首的劉辯見狀,額頭滲出幾滴冷汗,忍不住朝一旁的張讓看去。

最新小說: 神尊他大逆不道 穿成甜文裡的路人甲女配[快穿] 莫要合歡(上部) 落花時節又逢君 戰弓手之傳說世界 收藏者 重生到穿越過的世界 重生成團舞女主播後[直播] 重生成攝政王的黑月光 萬族界之冰火戰戈 海賊王之無證名醫 神奇寶貝之我名意天 陰陽持法人 超時空要塞之幻夢 溫暖世界的嘉寶 死神之超越極限 腐村 火影之忍者無雙 某科學的上古信條 盤龍之孤身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