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
林祖輝走出新世界發展公司,突然想到了一個發小財的專案,頓時朝著恆金投資走去。
就在剛剛,林祖輝和鄭氏父子談了大老山隧道的合作建議,雙方很快透過了合作約定;畢竟,兩家公司都沒有獨立發展大老山隧道的條件,能聯合在一起,再向金門建築合作,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桉。
而金門建築屬於怡和,勢必也不敢投資太大,所以這個三方合作的可能性非常高!
回到恆金投資,林祖輝開始在辦公室裡,找出一份關於‘永安集團’的資料。因為他好像記得,鄭家純上臺後,對永安集團發起惡意收購過。根據這種記憶,林祖輝覺得,現在買入一些永安集團的散股,一定能賺個幾千萬。
錢雖然不多,但林祖輝估計可以有八成以上的盈利(永安集團股票大大低於淨值),何樂不為呢!
在恆金投資公司裡,看完資料,又詢問了職員關於永安集團的股票情況,林祖輝差點不澹定起來。
原來:
永安集團是香江老牌家族郭家的產業,目前郭家已經發展至第三代,有幾十個第三代成員。
這些成員品行參差不齊,鬧出了很多的醜聞,比如:有成員違規借貸永安銀行一億多債務,結果人死了,也成為了一筆爛賬。還有不少成員也違規在永安銀行借貸,總之把儲戶的錢當成家族的錢了。
結果就是,永安銀行瀕臨倒閉,由恒生銀行購買其51%的股份,並開始踢出郭家的人。
當然,這不是林祖輝不澹定的原因。
而是永安集團(上市公司)控制著永安公司(上市公司),兩家公司的物業價值竟然高達50多億元;這塊肥肉好大好大,讓林祖輝這個喜歡‘惡意收購’的人,差點想再出山了。
兩家公司擁有的物業有:永安中心(中區)、永安大廈(中區)、永安人壽大廈、永安廣場及南洋中心的商場(尖東)。
永安中心的市值就值27億港幣(60萬平方尺,每尺樓面價格算4500元估算),再加上兩幢中環的中型大廈、尖東的兩個商場,價值在55億左右。
而永安集團的總股本為1.815億股,股價才7元,總市值才13億不到(55億物業非永集一家上市公司所有,還包括其子公司永安公司)。
林祖輝在想,只要控制永安集團,哪怕是雙倍價格,也非常划算,畢竟還奉送一個子公司——永安公司呢!
永安集團收租都可以年收入幾億,為什麼市值如此低,原因就出在永安百貨上;在超市和日本百貨業的夾攻下,永安百貨流血不止,虧損嚴重;不僅僅如此,永安集團旗下還有永安人壽、證券、銀行投資,都是虧損大戶。
有媒體用‘不做更好’來形容永安集團,因為少做少蝕;不做,全靠租金,將資金存進銀行生利息、買入滙豐、置地股票,都比嘗試什麼都做,到處碰壁更好。
林祖輝經過分析後,覺得就算他出山,也很難收購掉永安集團。
因為郭家的商管集團控有41%股份,董事會郭家控有2%的股份,其餘未進董事會的郭家第三代應該還控制一些股票。
新加坡華銀控25%的股份,這個完全拿得下;
如果郭家外圍成員,將股票高價賣給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郭家有些內亂。
若是他有20億現金,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成功,就將永安集團的銀行、保險、證券、百貨,全部打包出售給郭家,讓他們繼承祖業去。
而他本來就是看中那些優質物業的,那可是足足90萬平方尺的中環收租物業,和兩個商場物業,看得人都留口水。
最終,林祖輝還是忍住了!
這事一是難成功,二是自己沒錢,三是自己不想招惹惡名了。
叫來李浩,林祖輝說道:“平倉一些藍籌股,去買入永安集團的股票,不要買太多,差不多三四個點,不要打草驚蛇,分批購買!”
“好,我會透過換股買入的方式,一點點完成的!”
“嗯,這邊賣,這邊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