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三,林祖輝帶著龍景昌、趙翰去律師樓,簽署了一筆價值7800萬的物業交易;中區南源大廈的兩層樓,物業面積總計為3萬平方尺,目前租金23元每平方尺。
中環的寫字樓漲幅有多快,林祖輝此時已經非常篤定,就以交易廣場為例,目前還是28元每平方尺,1987年底估計就是35元的水平,1988年底暴漲至55元至62元的水平,1989年上半年可能就是80元以上的水平。
他之所以這樣肯定,一是前世他曾看到過一些新聞報道,二是他現在根據中環寫字樓的空置率降低,以及明年中區地王可能會拍出天價分析出來的。
雖然南源大廈比不上交易廣場,但租金兩三年翻倍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的優質物業,林祖輝自然不會錯過,這也虧了新時代地產系的渠道能力,那裡有出售物業情況,能夠第一手獲得資訊。
這個渠道非常重要,新時代地產賣出一樣的物業,比一般公司肯定賣得高價;購買物業,肯定比一般公司購買得優質和便宜。
刷刷,林祖輝瀟灑的簽上自己的大名,這筆交易正式生效。
萬輝傳媒遞給業主一張支票,這幢優質物業就屬於自己的了,僅需六七年的租金便可回本,其本身價值也將上漲。
而目前業主出售的價格,僅以月租金乘以100倍作為參考,也就是接近九年收租回本。他急著移民,所以趁著現在香江物業高漲,便毫不猶豫的出手。
回到萬輝傳媒,林祖輝對龍景昌說道:“物業管理自有專門的部門負責,你們還是要全身心投入本身業務當中。萬輝傳媒的物業價值在2.4億,其主要作用是為了支撐股價和長遠投資,無需關注。”
龍景昌連忙點點頭,並說道:“《經濟日報》元旦正式發刊,我有信心辦好這份報紙的!”
林祖輝笑著說道:“你是全公司的總經理,還是要充分放權給《經濟日報》團隊,他們是專業的,這個保證就該由他們來向我彙報!”
龍景昌老臉一紅,老闆是笑著批評自己,已經是非常給面子了!
老闆說的話也很有道理,《經濟日報》的社長、主編、副社長等人,俱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才,其薪資更是和《天天日報》團隊相同,可見老闆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經濟日報》不知道賺不賺錢,但是對老闆的影響力一定是很重要的,為此創刊費就高達2000萬,並且不考慮暫時盈利的問題。
“老闆說得有理,是我有些急功近利了!後面我會把工作重心,放在協助老闆統籌全域性上,做好大家的後勤工作的!”
林祖輝點點頭!
.......
12月29日,星期一。
當天恒生指數收盤為2550點,林祖輝頓時鬆了一口氣,因為今天是12月期指合約的結算日,也就是說將以2550點乘以50作為結算。
梁真勳在收市後,便第一時間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
“老闆,這次三家公司外匯賺了不少,我已經統計出來了,給您彙報一下!”
林祖輝點點頭,他雖然心裡也有數,但具體還是要以梁真勳的資料為主!
“新時代地產一共是4400張期指合約,買入均價為2280點,每張合約獲得純利1.28萬,總計獲利5630萬,回籠資金1.57億。”
林祖輝打斷道:“這筆資金投入到發展地產專案中,明年新時代地產不再做金融系投資,專注地產發展!”
梁真勳回道:“好,我記下來了!”
林祖輝示意他繼續!
“華人置業一共是7500張期指合約,買入均價為1990點,每張合約獲得純利2.72萬,總計利潤2.04億,回籠資金3.5億!”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連同賬上的錢,一共就是7.5億的現金了,加上還有價值2億的證券投資可套現,這些錢準備著,我有用處!”
他的想法是:等怡和重組完成後,就去和置地洽談,購買皇室大廈和夏愨大廈。洽談確定後,再供股集資一次獲得5億的現金,這樣差不多隻需再貸款10億的樣子,還有剩餘。
這筆10億貸款無需發愁,因為皇室大廈和夏愨大廈的租金足以抵消每年1億的利息,還有得賺。
雖然華人置業一下負債高達26億,林祖輝的打算在恒生指數3500點的時候再供股集資一波,將債務減持在20億以下,這樣就不足為慮了。
等林祖輝個人手頭寬裕了,可以以家族的名義購買華置的大廈權益,做穩定長期收租之用。
梁真勳不疑有他,也想不到老闆又要上演‘大胃王’。
“好!”
他是新時代地產唯一一個同時擔任新時代、華置、國泰三家公司的董事,協助林祖輝統籌管理三家公司的金融性業務。
梁真勳接著說道:“國泰城市有兩筆:一筆是3100張合約,每張合約獲利1.6萬,獲利5000萬,回籠資金1.2億;一筆是6500張合約,每張合約獲利1萬,獲利6500萬,回籠資金2.15億。所以,國泰城市可回籠資金3.35億!”
林祖輝鬆了一口氣,最操心的還是國泰城市酒店管理公司,如今總算可以處理好了。
“國泰城市賣出宏記大廈和出售全部所持證券,已經籌集到購買富麗華酒店的五億尾款。在不考慮七億貸款的情況下,這3.35億就是我們的流動資金。”
“對,最近一筆債務期限都在9個月後,而且只有1億額度,很多債務都在一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