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斯看著亞視總部大樓,滿腦子都是問號,在世界都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江‘亞洲電視臺’,總部大樓居然如此不上檔次,讓人非常難以置信。
而就這樣一個地方,居然已經讓自己所在的公司——美國ABC賺了數億美金,居然可以讓美國NBC也被宰2800萬美金。
喬納斯是美國ABC的高層,這次來到香江,是希望獲得《華人偶像》的版權改編,公司甚至已經準備好了被宰的命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太需要自己的《美國偶像》,即可以讓電視臺獲得利潤和名氣,更可以教訓NBC,因為他們宣稱《美國好聲音》是美國第一個真正意義的選秀節目。
走進亞視大樓,喬納斯一行感覺這裡的人都非常忙碌,好像有做不完的工作一樣。
接待人員見美國人疑惑,解釋道:“我們公司正在搬遷總部,所以最近稍微有些不一樣。”
喬納斯恍然,就是說嘛,亞洲電視臺在亞洲名氣很大,甚至在歐美也小有名氣,如此總部確實不夠用。
“那你們的總部一定很漂亮、很大,因為你們賺了很多錢!”
接待人員立馬自豪的說道:“當然。我們的總部佔地面積120萬平方尺,剛剛建好的大樓就有80萬平方尺的面積,可容納數千人同時辦公。我們總部還有仿古建築、長城.”
一時間,喬納斯也忍不住說道:“那我們這次來一定要考察一下你們的新總部!”
接待人員說道:“歡迎歡迎”
這可是來送錢的大客戶,《華人好聲音》都賣出了2600萬美金,《華人偶像》還不得賣出3000萬。天吶,一次出售版權就可以將無線一年的盈利賺回來,為自己的公司感到自豪,接待人員心理活動道。
會議室裡。
周梁淑怡率領施楠生(公關主管)、李寶安(財務主管)等人,接待了喬納斯一行人;事前,他們已經向林祖輝進行了電話彙報,林祖輝讓他們將價格談到3000~3500萬美金,還特意交代了談判對自己一方很有利的因素,所以周梁淑怡也是信心十足。
“歡迎喬納斯先生來到香江,據說你們來香江兩天了,真是我們招待不周!”周梁淑怡客氣的說道。現在有多客氣,等會就有多狠。
喬納斯笑著說道:“是我們特意希望透過遊玩香江,瞭解一下,為什麼香江這樣600萬的城市,卻可以擁有這樣一家傳奇的電視臺。”
周梁淑怡心裡說道,不是香江為什麼擁有這樣的傳奇電視臺,而是亞視有一位傳奇的老闆。作為老闆的第一助手,周梁淑怡知道老闆是多麼的富有藝術才華。
“那你們更應該讓我們盡一下主人情誼,帶領你們考察。不知道你們這兩天,是否有收穫?”
喬納斯點點頭,說道:“有收穫!香江的娛樂業實在太發達了,我遇見了一群女生就在外面進行表演,我就詢問她們是藝人嘛。結果沒想到,她們說自己是沒有出道的藝人,叫做練習生,她們那樣的行為叫做‘路演’,即可以訓練舞臺經驗,又可以帶給人歡樂。有趣,真的很有趣!”
眾人笑了起來,亞視管理層滿意的笑,在他們看來,香江的娛樂業才剛剛開始而已。
可惜,接下來的談判就沒有那麼開心了,美國ABC認為《華人偶像》和《華人好聲音》有版權重合的嫌疑,所以預算最高只有2800萬美金。
一時間,雙方各抒己見。
周梁淑怡說道:“喬納斯先生,《華人偶像》所取得成績非常的好,比《華人好聲音》更好很多。我們選出了真正意義的‘超級偶像’,你們知道他所代表的意義嘛?《華人偶像》的冠軍在參賽的期間,就已經獲得不弱於一線明星的關注度,背後擁有眾多粉絲為他瘋狂”說完,遞給喬納斯一份英文資料,上面是兩個節目的引數對比。
喬納斯認真的看了起來,越看越心頭火熱,他們購買《華人偶像》版權的最大原因,是因為NBC憑藉《美國好聲音》最近在美國掀起了巨大的影響力。所以,他們急需一個超級選秀節目,來針對NBC。
最終,喬納斯咬咬牙,決定以32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
周梁淑怡也不敢逼迫太狠,更何況現在已經達成老闆的預期,便也答應下來。
其實,林祖輝之所以定價3000~3500萬美元,也是有根據的——前世美國在2000年是以7000多萬美元購買的,所以他定價非常合理。雖然香江不是英國,但誰叫現在ABC和NBC正在較量,更何況ABC的《百萬富翁》買的實在便宜,這次要補償一點。
當然了,當年《百萬富翁》是必須賣便宜一點,這樣才能開啟歐美的市場,提高亞視的知名度。
翌日。
全港再次沸騰了,因為亞視又高價售出《華人偶像》的版權,大賺美刀。
可以說,幾乎每一個香江市民都為這則新聞高興和自豪,畢竟長期以來歐美就好像‘高人一等’一樣,華人肯定是有自卑的感覺。透過這種文化上的輸出,更能讓華人找回更多的自豪。
華人‘自卑’也是有歷史考究的:
當年(30年代初),世界經濟大蕭條,不少英國失業女性,墮入風塵,亦有一些來東方樂園謀生,當時‘洋雞肉’雖然貴,但有錢的華人樂此不彼,大開洋葷,一洩昔日受英人歧視的心頭之怨;大英帝國的尊嚴受辱蒙垢,倫敦政府緊急在香江頒發‘禁昌令’;要知道,在之前的幾十年裡,華洋人士要求港英政府禁昌,港府歷任要員的解釋是:香江是自由貿易港,若無瑟情娛樂,水手不願航行香江,商客也不願意前往。到如今,受辱的是倫敦時,沒想到很快就頒佈了。
當年,有華人富裕後請洋人當保鏢,連上廁所都要洋人小夥子在門口站著,走到那裡都特意顯擺有個洋人當保鏢(洋人比較務實,能賺到錢就行);而那位華人富翁,據說年幼的時候,經常給洋人擦皮鞋,長期受到了歧視而導致後來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