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聯手與港府“對著幹”的訊息,次日晨就赫然刊之於各報。
身為財政司司長的麥高樂,自然也被助理告之這件事,頓時大發雷霆。
麥高樂是殖M地的老官員了,1966年便獲聘到香港政府政務職系出任政務主任,那時候他才26歲,伯明翰商學院哲學本科畢業才四年。先後歷任助理布政司、助理財政司、貿易署署長、工商司(非三司)、副財政司。
如今新上任財政司,便碰到如此棘手的問題,他也是沒有想到的。當然了,作為長期在香江任職的官員,麥高樂深知香江地產商們的實力,若不是民意太大,他也不想大張旗鼓的打擊地產。
他作為財政司,當然也非常關心財政收入,對於地產商們的威脅——投資海外,確實也是擔憂。
不過,現在他必須搬回一城,否則他這個新上任的財政司將毫無威信,成為市民的笑話。
直接和地產商開戰?
顯然不可能,別人並沒有違法什麼法律,甚至就算違反了,港府也不敢公然打壓所有地產商。
很快,他想助理說道:“你馬上邀請滙豐銀行大班蒲偉士、恒生銀行董事長利國偉,來我辦公室一趟,就說我有急事相商量!”
“好的,司長!”
大概1小時後,蒲偉士、利國偉兩人來到財政司,滙豐銀行是香江的‘準央行’,如今又是香江銀行公會的輪值主席,恒生銀行是滙豐銀行的子公司,而財政司正是滙豐銀行的頂頭上司,所以三者之間的關係便可以得知。
麥高樂說道:“早上的新聞,你們有沒有看到?”
蒲偉士點點頭,說道:“如此大的事情,我也被助理告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今年地產漲勢那麼高,他們居然還不滿足!”
利國偉也附和道:“他們故意以招待加省官員的名義,實則針對此次的‘打擊炒風’施政。他們甚至透露出,打算私下利用自家的財務公司,進行高額按揭的策略,顯然是連同銀行也一起針對!”
恒生銀行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恒生銀行,六十年代恒生銀行發生擠提,便是利國偉和滙豐銀行進行談判,從此利國偉便真正成為滙豐銀行的人。一開始,恒生元老和滙豐銀行尚且平安相處,滙豐銀行雖然拿下51%的股權,但是僅派遣了4名董事,並沒有對恒生銀行經營太多幹涉。
但是時間一長,恒生元老們發現,滙豐銀行先是將恒生銀行在七十年代進行上市,接著便在股市大肆收購股份,將股權擴大至61%,這樣一來,恒生元老們的影響力紛紛減弱。
事實也是如此,滙豐銀行對恒生元老的防備非常的大,一直加強控股、扶持利國偉等一系列措施。最終,恒生元老們只能徹底失去恒生銀行的控制權。
麥高樂點點頭,說道:“你們覺得該如何回擊他們?”
蒲偉士、利國偉頓時沉思起來,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那群地產商的實力實在非常強大,而且異常團結。
麥高樂見兩人不作聲,馬上說道:“伱們覺得將林祖輝拉攏過來如何,他和財政司有協定,若是將國商銀行經營的好,便可優先購買海外信託銀行,價格為25億。如今,我只要以此要求他,讓新時代集團召開釋出會,同意遵守七成按揭。我相信,他也會權衡利弊!”
若是林祖輝在現場,保不準要罵麥高樂一頓,這是當初協商好的條件,港府居然敢出爾反爾,以此拿來威脅自己。
蒲偉士其實不想林祖輝拿下海外信託銀行的,畢竟林祖輝做生意太厲害了,他擔心林祖輝的銀行將來影響滙豐和恒生。不過當初國商銀行,別人是真金白銀拿出50億,誰又可能影響得了別人崛起呢!
“此招倒不是不可,一下便瓦解了地產商同盟!”
麥高樂點點頭,說道:“還有,我希望你們出面勸告所有地產商,不要和港府作對。若是他們一意孤行,他們其它地產計劃,不會得到銀行的支援!”
蒲偉士和利國偉頓時一震,麥高樂這是拿整個銀行屆,和地產商開戰啊!
不過作為準央行,滙豐銀行不可能不答應、不支援麥高樂;
正因為滙豐銀行是‘準央行’,所以步伐要和財政司保持一致。
“好的,司長!”
但林祖輝在電話裡,被蒲偉士進行警告時,他立馬想回懟回去——你不威脅我還好,真威脅我,你滙豐有狗屁用!
他不是其它地產商,需要銀行的支援,他自己就有銀行,再加上他可以在金融上賺取大量的現金,完全可以將銀行的錢,貸款給自己的公司。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也許不怕銀行,但是其他地產商肯定怕啊!
他們肯定會低頭,自己幹嘛一個人頂著呢?
而且,若是被新聞報道出來,就他一個人獨抗財政司,屆時他好不容易攢下了的‘好名聲’,可能就毀了。
而且,蒲偉士還轉告了麥高樂的話,關於海外信託銀行的問題,這讓林祖輝有些擔憂和惱火。他其實不相信港府會撕毀協議的,但是他不想賭。
所以,掛完電話後,林祖輝隨即和鄭裕桐等人通氣。
果然,大家都嘆了一口氣,表示不想和銀行鬧得太大,並言不像林祖輝是開銀行的,意思就是妥協吧!
既然如此,林祖輝便建議大家一起聯合召開記者招待會,公佈地產商的決定。
大家紛紛同意!
翌日。
長實、新時代、新世界、新地、恆基等大型地產公司聯合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接受7成銀行按揭的決定,無意與銀行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