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亞洲證券的歷史,就得從其前身,本就是一家物業公司——大元置業,這是一家規模非常小的上市公司,其時不過幾千萬港幣,被韋理收購之後,注入了亞洲國際公司的資產,完成了借殼上市過程。作為資本運作的老手,從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韋理的目的是建立亞洲一流的證券公司,在資本的世界中縱橫捭闔。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韋理的如意算盤在1987年股災前後給打砸了;股災後,亞洲證券不得不全面收購華光地產(趙從衍家族所屬),以至於亞洲證券幾乎就成為一家地產公司。
此事說來話長,股災之前,香港股市正處於上升大浪,牛氣沖天,華光地產的股價已飆升至每股2.275港元水平。而根據韋理與趙氏家族早先達成的協議,透過亞洲證券以每股1.65港元購入大量股份,相當有利。亞洲證券持有華光地產的股權超過35%,需要向全體股東提出全面收內建議,亦僅屬形式上的需要。因為當時華光的股價已高出收購價每股1.8港元,自然無人願意接受收購。在這種形勢下,亞洲證券根本不必作任何財務安排,只是靜候收購檔案發出和收購期的結束而已。
人算不如天算,誰料收購檔案尚未發出,10月全球股災驟然降臨,華光地產股價已銳挫到每股1.28港元的低價。根據收購及合併守則,亞洲證券必須以過去六個月的最高價每股1.8港元收購。形勢如此,亞洲只有急忙安排財務,應付收購所需。結果,亞洲證券購入華光地產90%以上股權,根據公司法進行強制性收購,上市14年之久的華光地產,終因易主而私有化,成為亞洲證券的全資附屬公司。
禍福總是相依相隨,近三年房地產市場的高速增長,亞洲證券反而因禍得福,憑藉著華光地產的優質物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良久,榮公子說道:“確實非常不錯,不過韋理持股49.5%,他若無意出售,無論如何也拿不下吧!”
林祖輝笑著說道:“那就去問問唄,韋理不是香江人,又交了個澳洲的女朋友,也許有意退出呢!華信泰富若是能拿下亞洲證券,將大大的加強在地產、金融上的實力。”
若不是榮公子來找自己,林祖輝也有想過動亞洲證券,但也沒有太大的興趣。純粹是因為這家公司的資產值不錯,所以留意起來。
華信泰富要是吞併了亞洲證券,那就實力翻了幾倍,地產以後也是有機會參與的。當然,不是指的是獨立開發地盤,而僅僅是佔股投資地產。
榮公子又問道:“市值就已經30億了,若是全面收購,差不多得35億以上了吧!華信泰富資金不足呀?”
哎,簡直是又當爹又當娘。
林祖輝說道:“很簡單,先合組財團私有化亞洲證券,你們華泰中信再找機會供股集資,以合理的有盈利價格,贖回其它財團的股份。這樣一來,華泰中信就全面收購了亞洲證券。”
榮公子眼前一亮,連忙說道:“還請林生來當總舵主!”
林祖輝連忙擺手,說道:“我和韋理不熟,你還不如讓李超人輔佐你,我們新時代集團參股也無妨,我在出些主意也可以供你參考!”
榮公子頓時感謝起來!也感嘆此次不虛此行,不管是亞洲證券收購成功與否,他至少找到了一個方向,一個讓華信泰富壯大的方向。
而且,在他看來,林祖輝對局勢的把握非常精準,若是請教一下他,對華信泰富非常有利。
最後,榮公子說道:“林生,週末我邀請幾位好友,大家一起打打高爾夫球如何?”
林祖輝笑著說道:“當然可以,我和李超人關係很好,大家只是商業上的競爭,私下並沒有什麼!”
榮公子連忙點點頭,暗歎林祖輝的聰明才智,自己僅僅稍微擦邊,別人便猜出了。他還擔心,林祖輝和李超人見面不方便呢!
待榮公子離開後,林祖輝笑著搖搖頭,經此一役,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Z資來港借殼上市,找自己幫忙呢!
前世這些事,好像都是李超人在忙,郭火年也有參與。
如今倒好,自己也捲入紅籌股‘借殼上市’的大浪潮起來。
當然了,在香江足足有1000家中資公司,但是有實力借殼上市的不到100家;更何況,能值得林祖輝和李超人這樣的香江大亨幫忙的,只有區區幾家G字頭的。
其實,對於林祖輝來說,參與這種事也是一件好事。交好內地的企業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參股紅籌股。這些股票在最近幾年,還是非常受到追捧的,只要及時拋售掉,套現出局,以後如何發展也沒有關係了。
至於林祖輝能幫多大的忙,其實這種借殼上市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信手拈來。
誰手中的殼最多,當然是澳洲來港的李明智。
李明智手中有8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只要林祖輝想動他,他基本上馬上就得被證監會查出。因為別人看不穿的把戲,林祖輝看得穿他的把戲。
此時,李明智的把戲還未被人揭穿,那是因為別人根本不知道,市面上有8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都是李明智。李明智是透過隱藏手法,將幾家上市公司自己是大股東的身份進行隱藏,然後躲在背後進行來回的轉移資產,最終小股東的資產全部沒有了。
他的手法高明,但只要證監會明白他是這樣操作的,便可以要求停牌,再對這件事進行搜查。
這樣一來,李明智自然要馬上出售自己的殼,中資來港的殼便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