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收購優尼科石油公司成功,林祖輝也不會做損害美國的事情,因為他得罪不起。所以優尼科的管理層不會換、技術不會流出、總部不會遷,甚至還會在美國上市,最終進行出售套利。
不是戰略投資,而是價值投資,賺一把大的就走。
目前,新時代集團賬上躺著近1800億港幣的現金流,這還是注資時代航空30億美金的後情況。
而林祖輝也是希望,能在兩年之內,將這些資金投資出去,正好迎來2003~2008的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期。
馬士基。
“什麼?時代航運正在洽談對鐵行渣華的收購?他們瘋了嘛,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大舉收購。”當得知鐵行渣華有意放出來的訊息,並邀請馬士基參與競購鐵行渣華,馬士基·麥金尼·穆勒一臉不可思議的對馬士基總裁說道。
馬士基·麥金尼·穆勒雖然此時已經84歲,依舊是馬士基的董事長,查理則是馬士基的總裁。
查理對穆勒很尊重,說道:“是的,一旦他們完成收購,那麼將超越我們的市場份額,達到13.5%”
老馬士基在辦公室裡來回的踱步,一時間不好做出決定,畢竟航運這幾年萎靡,這個時候讓馬士基大舉收購,顯然是不明智的。
但是,現在新時代集團咄咄逼人,意圖超越馬士基,很顯然又讓他惱火。
“沒超過壟斷線嘛?”
“沒有,壟斷線在16%,他們還差點!”
“真是讓人惱火,難道那位年輕人真的非常看好航運業?最近三四年差不多投資了近200億美金,來完成他的‘世界船王’頭銜吧。”
“不錯,不過他們並沒有舉債,據說負債率非常低!”
“真是個怪胎!”
面對著擁有大量現金流的對手,是有些無解的。
這幾年林祖輝在航運上的動作很大,也導致香江航運業整體發展加速,很多船東看見林祖輝在韓國和內地大量訂購新船,亦紛紛加入,畢竟林祖輝的成功是風向標。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2003年世界航運大復甦,那麼香江航運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林祖輝也不擔心有他加入,船隻會變多,從而影響程序;實際上影響不大,因為韓國的造船業就那麼大的產量,他訂造了大量的船隻,也就意味著其它人的訂單延後。
而且,時代航運還收購了大量市場的二手船,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變相的壟斷以後的船隻租賃。
在2003~2008年,是航運市場是供不應求,船隻太少、訂單太多、全球經濟大發展,所以很難發生太大的改變。
老馬士基問道:“你怎麼看?”
查理說道:“只能試著進行報價,但不宜太高。畢竟如果代價太高,加上又是歐美經濟萎靡,馬士基會產生一系列麻煩。”
老馬士基點點頭,說道:“你考慮的很周到,既然如此,就按照你們的意思來辦!”
“好的”
這個時候,敢賭的人能有幾個,幾乎沒有人敢賭。
人們都知道要抄底,但事實上大家都喜歡追高,前世馬士基收購鐵行渣華便是在2005年航運爆發的時候。
畢竟,這個底是不是底,這個底要持續多久。
很多人都知道網際網路是歷史趨勢,但現在就是沒多少人敢投,畢竟誰能捱過寒冬,才有那個勇氣。
轉眼來到2002年。
1月,最近航運界人士紛紛關注起‘時代航運’併購‘鐵行渣華’,關注此事的還有很多人。
一旦收購成功,時代航運將成為毫無爭議的市場領先者,全球海運市場亦將更趨於壟斷化,並迎來運力和市場的重新分配。
直到1月中旬,外界還無法從時代航運,或是鐵行渣華那裡,得到任何關於收購一事的事實,儘管已經有多名業內資深人士向媒體透露了這一內幕。
不過,鐵行渣華公司股票交易大幅上漲的跡象,卻證明時代航運正在與鐵行渣華進行關於合併事務的談判。
最先披露這一收購事件的英國著名海運日報《勞埃德日報》稱:“這是在集裝箱運輸領域迄今為止最大和最富有挑戰性的一次交易,將會造就一家世界最大的航運巨頭,其規模比傳統巨頭馬士基還大出不少。”
這個判斷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證實。
報道刊登的當天,鐵行渣華向歐洲第二大證券交易所Euronext遞交了一份宣告,證實了這項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