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惡戰之後,叛軍‘新凡斯凱瑞聯盟’被消滅,菲爾茲威的艦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海軍沒了一大半。
損失慘重,但維迪斯大王卻很高興,因為李昂確實信守諾言同意他用海船換走了大量的糧食。
對於維迪斯而言,只有把叛軍幹掉,並且把菲爾茲威那些不好管束的海盜也清理掉,才能拿到足夠多的海船。
有足夠多的海船才能和李昂換足夠多的糧食。
有了足夠的糧食,才能保住維迪斯的地位乃至性命……
雖然維迪斯自己也知道,把海船交易給李昂,就等於自己把頭伸到李昂的刀口下。
但如今貧弱不堪的菲爾茲威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維和部隊已經開進了峭巖灣,不和李昂做生意就肯定得捱揍——總不能餓著肚子和那支‘維和部隊’硬拼吧?
兩萬多人的強軍啊,拿什麼去拼?
不僅不能拼,還得派人加入——這也是李昂同意交易糧食的先決條件。
代表菲爾茲威加入維和部隊的,是‘紅劍’艾丁伯爵帶領的原菲爾茲威海軍主力部隊,也就是維迪斯自己的老班底,以及霧籠城的女武神姐妹團。
這些部隊被李昂整編為第八軍團,並且還往裡面摻了點沙子——剛鐸和他兒子因納被任命為第八軍團副官,寶黛絲成了軍團的‘戰術指導’。
剛鐸是維迪斯和艾丁的朋友,他和他兒子擔任副官,維迪斯和艾丁當然不會有意見。
但剛鐸目前是烈獅王國的人,自從攻擊了舊黎明騎士團之後他就成為了艾米的封臣,此前一直駐紮在哈林哥斯堡。
而因納則完全是李昂的人,英靈女戰士也只聽他的指揮。
這父子倆在第八軍團裡擔任副官,寶黛絲在裡邊勾搭女武神姐妹團,再加上部隊的錢糧也是李昂出的,第八軍團其實可以完全視為李昂的部隊了——艾丁伯爵和維迪斯的老班底實際上成了人質。
維迪斯交易給李昂的海船也落到了剛鐸手裡,並且得到了梅騰海姆人與約翰造船廠的聯合改裝——李昂承諾過要給剛鐸的鐵甲艦也即將兌現了。
鐵甲船確實很適合剛鐸的作戰風格,畢竟‘尋厄者’最出名的就是在海上玩野蠻衝撞。
維迪斯用於交換糧食的大型海船一共六十多艘,淨載重量超過六千萬磅,這是他搞到的所有符合李昂要求的船。
這個年代一般是不計算排水量的,都是按淨載重能力來計,淨載重就是船最大限度裝貨的重量,也就是完全滿載時減去人員、淡水、必須的消耗品和船自身重量之後的貨物容量。
維迪斯這些船來源各異,大小不一,如果以排水量計,這些船的滿載排水量應該在三百到八百噸之間——超過三百噸在這個時代就算是大船了。
李昂給維迪斯的交換條件是,船的實際淨載重能力就等於能換到的糧食重量。
也就是說,船在實際操作中一次能運走多少糧食,這條船就能交換到多少糧食。
但李昂只接受載重能力超過五十萬磅的船——差不多相當於排水量三百噸。
這個交換條件當然是很優厚的,對現在的維迪斯而言屬於極其划算的交易方式,他能一次性拉走六千萬磅糧食,省著點用足以讓飽受饑荒困擾的菲爾茲威堅持到下個收穫季。
但海船的製造非常麻煩,週期特別長,所以真論起實際價值,李昂是佔了大便宜的。
而且,李昂敢保證,到了下個收穫季,菲爾茲威還是得找自己買糧食——李昂運來的糧食可沒辦法當種糧,因為全都是麵粉和玉米粉……
李昂可是個厚道商人,免去了菲爾茲威進行加工,這給維迪斯大王省了多少事啊——這麼大的量,想要磨完是真的很不容易,整個新潘德帝國所有磨坊全體動員,加班加點忙了大半個月,好不容易才把六千萬磅糧食磨成了粉……
但半年後的冬季,維迪斯要怎麼辦呢?
種地嗎?
他沒那麼多種糧,而且現在已經是六月份了。
再說西海岸的人本就不擅長種地,大概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海邊城鎮,海岸邊的地確實不適合種糧食……
並且,李昂會‘幫助維迪斯’把菲爾茲威的糧價打回與長河城相差不大的低價位——一次性提供那麼多糧食,就是為了把糧價快速打下來。
壓低糧價這可是善政,也是挽救菲爾茲威整體經濟的唯一辦法,維迪斯也知道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