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激烈的攻守戰,已經剃去辮子,成了光頭的吳三桂,心情複雜。
前日,闖兵夜攻,數次攻上牆頭,他以為崇禎必敗,自己八成要投建虜了。
昨日,當看到李自成受到崇禎激怒,陣前殺了自己父親,他差點綁了崇禎去建虜大營請功。
但是他心中的民族大義告訴他,不能這麼做。
最終,他按照崇禎的計劃,溜到建虜大營乞降,接受了剃髮之辱,引著多鐸、豪格橫擊李自成。
當看到所有一切都跟崇禎設想的一樣時,他心裡將崇禎放在了戰神的位置。
再沒有半點異心,立誓要終身效忠,所以他以身犯險,親自引著多爾袞入甕。
只可惜崇禎智者千慮,有了一失。
原本活捉多爾袞的妙計,竟然被悍不畏死的白甲兵,生生破壞了。
現在三萬建虜大軍猛烈攻城,他再也沒有投降建虜的可能。
雖然只有不到一萬可用之兵,也只能拼死抵抗了!
建虜雖然人多,但不可能同時攻城,是分了幾個兵團,依次攻城。
這種情況下,明軍不至於遭到三打一的困境,這是守城方的優勢。
但是,建虜攻城可以一批一批的換人,明軍卻不能換人防守。
整整一天,建虜的猛攻就沒停止過,太陽漸漸落下,遙掛在西天,散發著鮮紅的日光,照得雲彩也妖豔起來。
建虜攻勢一波猛過一波,守軍漸漸不支。
多爾袞坐在遠處的太師椅上,依舊緊皺眉頭。
“攝政王,眼看就要攻下山海關,你為何依舊眉頭緊皺。”鰲拜問道。
多爾袞看看他,知道34歲的鰲拜英姿勃發,血氣方剛,一心建功立業。
但是還欠缺為帥的能力。
“鰲拜,我們猛攻了幾個時辰了,你沒發現山海關還沒動用火器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鰲拜一驚,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可能……可能關內已經沒有火器了?”鰲拜猜道。
“怎麼可能,山海關作為大明九邊重鎮,一定會儲備大量火器和彈藥。之所以沒用,是還不到時候。”
多爾袞說完,稍稍調整了下坐姿,腰部傳來一陣劇痛,不禁皺了皺眉頭。
鰲拜見了馬上說道:“攝政王,您身上有傷,還是回營吧,由我在此看著就行。”
“不行,我在,軍心就在!”多爾袞堅定的說。
城牆上,吳三桂跑到崇禎面前,抱拳說道:“聖上,巨石、檑木即將用完,臣請聖上,下令使用火器。”
朱友健看看夕陽,沉思片刻,道:“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