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起義軍數千人自長賴坑突攻瑞金縣。
皮島再次發生兵變,劉興治被殺
湖廣長沙、常德、寶慶、嶽州、衡州等府地震。
南昌地震
後金兵圍大淩河祖大壽殺副將何可綱、張存仁等降後金。
陝西、山西農民起義更熾。
登州遊擊孔有德等叛亂,騷擾山東各地。
雲南土司再次叛亂、
崇禎五年
黃河決堤於孟津,軍民商戶死傷無數。百姓轉徙,到處丐食,無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農民軍高迎祥、羅汝才、張獻忠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擊。連續攻克大寧、隰州、澤州、壽陽諸州縣。
雲南土司繼續為亂滇南
崇禎六年
農民軍進入河北,連陷趙州、西山、順德、真定等。敗左良玉軍;守備曹鳴、主簿吳應科等皆戰死。農民軍在河北勢力大震。
孔有德降清,給了後金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
川兵被起義軍打潰於林縣
後金兵取旅順。黃龍數戰皆敗,彈藥俱盡,遂自刎。遊擊李惟鸞自焚其家屬,力戰而死。
農民軍進入河南和四川
崇禎七年
農民軍攻佔夔州復返陝西。
農民軍入漢南
山西、陝西大旱
後金皇太極為統一漠南蒙古,二次西征察哈爾,攻陷得勝堡。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區、靈邱
湖廣兵援漢中,被農民軍擊敗,副總兵楊正芳及部將張士達戰死。
農民軍高迎祥、李自成等部由陝東出終南山,進入河南,連克陳州,靈寶、汜水、滎陽等地,
崇禎八年
鳳陽皇陵被掘
崇禎九年
農民軍主力高迎祥等部縱橫於豫、皖、川、陝各省。
山西遭受連年的旱災、蟲災,發生兵變。
河南大饑荒。
清軍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區。
崇禎十年
加派“剿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