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元年125年5月3日,第3地點界外邊緣線發生戰鬥。
這是頭第一天,天翼傭兵團和迪翁軍的前哨戰。
兩方交戰的部隊是旅級艦隊規模。
迪翁軍決戰第3集團軍其下的第5軍第3旅艦隊,跟天翼傭兵團殺戮第9軍第1旅艦隊交戰。
國際各家媒體記者在不同的方向進行直播遠端拍攝。
兩方艦隊發射光束和導彈群,同時各自派出Ms和機動堡壘。
記者都拍攝到兩方派出了常見的Ms和機動堡壘外,天翼傭兵團這邊還派出陶拉斯和比爾哥2。
陶拉斯和比爾哥2由里奧運輸船來運載,每一艘可以運載16臺。
里奧遠輸船由哈羅操控。
陶拉斯和比爾哥2出場,各有1千6百臺。
戰場上雖然衝斥著米諾夫粒子,陶拉斯和比爾哥2靠著超導網路量子通訊等等,不受任何的影響,發揮出平常的水平。
迪翁軍這邊靠反米諾夫粒子裝置,讓無人駕駛的蠍虎、翼鳥、甲怪和蠑螈在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有效範圍內作戰。
迪翁皇國普通人類和原殖民地區人(實力較為優秀駕駛蔚藍聖機和蠑螈戰鬥,其他人駕駛蠍虎、翼鳥和甲怪。
機動堡壘只有嘯月魔狼。
天翼傭兵團這邊MD陶拉斯和比爾哥2、傑剛、村雨、傑斯塔和裡歇爾,量產高達以德爾塔 3佔多數,德爾塔和全裝甲Mk 3佔少數。
機動堡壘方面有瓦爾·瓦洛和畢格·朗格,量產精神力高達佔比例只有5%左右。
蠑螈的雙肩炮經過改良提升後,雙肩炮只要同時打中比爾哥2的行星防禦者,就能將其打穿擊落比爾哥2。
蠑螈的雙肩能量護盾也抵擋不了比爾哥2光束破壞炮。
陶拉斯除了手持光束炮,也可以應用不同的武器進行戰鬥,哪怕是應用光束劍近戰博鬥,其近戰技術也不下於精英駕駛員。
控制系統對陶拉斯下達指令就是首要摧毀反米諾夫粒子裝置。
無人操控的蠍虎等Ms攻擊陶拉斯或保護反米諾夫粒子裝置。
反米諾夫粒子裝置已經由迪翁皇國的科學家進行改良提升,通訊方面會首先給聖機其次有人操控的Ms作為優先權連線,操控系統則會保持操控無人操作的Ms作戰。
這樣的改良提升至少讓迪翁軍的整體戰鬥稍微提升些。
一臺量產精神力高達從大腿拔出光束劍,一劍斬斷嘯月魔狼身軀。
另一臺量產精神力高達胸部3連裝擴散MEGA粒子炮發射,超過十臺蠍虎、翼鳥和一臺蔚藍被擊毀。
腕部有線制御式2連裝光束炮x2,以全方位的方式攻擊目標,一臺蠑螈用雙肩翼能量護盾擋下了前方一臺有線制御式2連裝光束炮,卻沒有擋住後方的另一臺有線制御式2連裝光束炮。
背後直接被光束炮貫穿。
接著用背部榴彈發射器對無人駕駛的Ms進行轟炸。
數臺陶拉斯在量產精神力高達對付敵機時,立刻發射光束炮攻擊。這候 章汜
數臺蠑螈用肩翼能量護盾抵擋光束炮,量產精神力高達立刻用胸部收納式大型MEGA光束槍,一槍貫穿反米諾夫粒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