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直接加入天翼傭兵團,摘下勝利的果實,到時是留在天翼傭兵團還是去移民到別的國家,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被天翼傭兵團分基地佔領的索拉尼民國重要的後勤基地3號,除了作為與母基地聯通的橋樑之一外,也是帝國同盟軍的另一條行軍增援之路。
民主同盟軍有好幾次想要奪回來,發動了數次奪回之戰,都是以慘敗告終。
而且,數次的作戰也讓米諾夫斯粒子越來越濃密,這在民主同盟軍越往後的作戰越來越困難。
後方艦隊無法跟前線作戰的部隊產生聯絡,導致行軍指揮作戰協調不足,前線作戰的部隊收不到後方艦隊指揮官的命令。
相反,天翼傭兵團因為有超導通訊,整體作戰的協調性非常好,加上又擁有的比對方還要先進的ms和戰艦等等。
就算沒有帝國同盟軍的幫忙,照樣能把民主同盟軍打得落花流水,帝國同盟軍的幫忙也只是加快打跑民主同盟軍罷了。
民主同盟軍在準備第二次大戰前的不少小規模的戰場遭遇了極大的挫折,尤其是遇到天翼傭兵團那化整為零的作戰隊伍,更是讓民主同盟軍遭受無盡的損傷,尤其是後勤補給更遭受接連打擊。
這讓援軍和後勒補充略遜一籌的帝國同盟軍有了較大的時間準備。
可以說天翼傭兵團的遊擊作戰隊伍,讓帝國同盟軍有了更多的時間做好準備。
現在不只是帝國和民主兩大制度,正關注這快要降臨的第二次大戰,其他的制度也同樣高度關注。
他們都不希望其中一方大勝,最大的期望是兩敗俱傷,或者是一方慘勝一方慘敗,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另一邊,盎魯撒民主眾合國和萬羅聯邦的現役ms,幻風和勐鷹在這場的戰鬥中,只要遭遇到天翼傭兵團的ms,結果都是慘敗以及損傷嚴重。
&ns更新換代的腳步,處於驗證的魔風和兇鷹都開始投入到這場戰鬥中。
魔風的設計和上一代有些差別,全高19米,頭部的外觀有點像吉姆,背後的揹包推進器,沒有像上一代那麼大,但採用的是新技術。
不止擁有勝於上一代的速度,反應力,機動力外,裝備防衛力同樣更勝上一代。
&ns全高19.5米,頭部有點像老鷹頭部,一對赤紅的雙眼,背部是機翼推進器,雖然在機動性和靈活性上是不如魔風ms,但是在速度和飛行方面勝於前者。
兩者都能配備強力武裝。
在戰鬥中的驗證,壓制了加斯帝國和漢夏帝國的索克和殲滅者等ms,就是和吉姆Ⅱ型和各系列短劍ms戰鬥,不會像上一代的ms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雖然還是遭受了一些壓制,但起碼能打的有來有回。
這讓盎魯撒民主眾合國和萬羅聯邦立刻更新換代,然後再靠著接下的戰鬥,將不足之處再進行改良。
加斯帝國和漢夏帝國也一樣將新一代驗證的新ms投入實戰,阿瑞斯ms和嶽麓ms靠著實戰驗證不下於魔風和兇鷹,兩大帝國也加快腳步更新換代。
&ns全高20米,頭部有點像古代戰士的頭盔,背部,腳部都有推進器,使得機體有著不錯的機動性,速度方面較為持平,能配搭比魔風和兇鷹還要更強力的武器。
原本,盎魯撒民主眾合國和萬羅聯邦想要再製造多一點新一代的ms,再來打第二場的大戰。
可是,隨著天翼傭兵團母基地不止製造出越來越多的傑剛ms,逐漸取代吉姆Ⅱ型和各系列短劍ms,就連分基地也開始生產傑剛ms。
&ns比他們的魔風和兇鷹還要厲害許多,一旦遭遇基本被壓制。
盎魯撒民主眾合國和萬羅聯邦跟其他民主同盟軍的民主國家決定立刻戰鬥,時間拖得越久,一旦讓天翼傭兵團的量產機換成傑剛ms和登場更多的高達,那麼民主同盟軍只會敗的更慘。
趁現在還有勝算趕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