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教於故秦博士濟南伏生,有著古仁人之風。
在他看來,漢景帝待他不薄,他自當“士為知己者死,已報陛下知遇之恩”。
另一方面,他性格偏執,認定了漢景帝這個主公,哪怕漢景帝負他,他絕不負漢景帝。
於是,哪怕已經隱隱預知了自己的悲慘結局, 此刻晁錯仍然在全盤的為漢景帝考慮。
他要在下一劑重藥,徹底堅定漢景帝削藩的決心。
。。。。。。
漢景帝的眉頭一皺:“晁錯,要怎樣你才能起來啊?”
他的言語之中已經頗不耐煩。
以前叫人家愛卿,現在叫人家晁錯!
疏離之情,溢於言表。
“若要臣起身,除非陛下下詔再抓兩人。”
晁錯挺直身子,無視禮儀,只面視君,道:
“趙王劉遂與膠西王劉昂,二王入朝,如今都在長安。”
“據臣所知,趙王服喪期間姦淫,罪同楚王;膠西王賣官鬻爵,徇私舞弊,亦犯下了重罪,請陛下恩准臣逮捕此二王!”
漢景帝聽了晁錯的話,不置可否。
一天抓三王,這不是有點太瘋狂了?
這麼幹下去,傻子都知道是漢景帝要削藩。
諸侯王們所謂的罪責,不過是欲加之罪罷了。
正當漢景帝遲疑的時候,晁錯開口了:
“陛下,臣還是那句話,削藩宜速不宜遲,遲則生變。”
“此刻,三王聚在京師,削則削矣。”
“若是放任他們離開京師,返回封國,到時候再行削藩,恐生禍患。”
“削此三王封地,朝廷師出有名,勢力將會大大加強。”
“同時也能展示朝廷的決心,有利的震懾吳王這樣的心懷叵測之徒。”
“削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請陛下速作決斷!”
。。。。。。
未央宮中。
丞相陶青此刻有些得意。
就在剛剛,漢景帝氣沖沖的去尋晁錯去了。
陶青知道,此次晁錯犯下的罪行不輕,再加上他們的添油加醋,晁錯這次想不死都難。
一些心腹已經開始祝賀陶青了。
從此,他這個虛名丞相將要重新奪回實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