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劉徹郎朗的讀書聲吸引了漢景帝的注意力。
他饒有興致的問道:“徹兒,你讀的是什麼書啊?”
劉徹躬身行禮,恭敬的說道:“稟父皇,孩兒讀的是《九章律》。”
《九章律》乃是開國丞相蕭何在秦國律法的基礎上制定的,是大漢目前通行的法典。
這本書對於小孩子來說,閱讀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聽說劉徹居然能夠讀懂艱深晦澀《九章律》,漢景帝十分吃驚。
他想到了今天朝議的一個案件,決定考一考劉徹。
“徹兒,你聽聽這件案子應該如何判罰。”
“有一個叫防年的犯人,他的繼母殺死了他的父親,防年隨後殺死了他的繼母。”
“這個案件經廷尉判決,認為防年殺母,證據確鑿,應以大逆論罪,你覺得這個判罰合適嗎?”
劉徹聽後, 認真的想了想, 隨後說道:
“按照蕭丞相制定的《九章律》,這樣判罰是沒有問題的。”
聞言, 漢景帝略有一絲失望。
只聽劉徹繼續說道:
“但是,律法不外乎人情。這個繼母原本和防年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完全是因為和防年父親的婚配,這才成為了防年的母親。”
“從繼母殺死了防年的父親的那一刻起,這個人就不再是防年的母親了。”
“兒臣以為,廷尉以殺母罪判處不妥,應該以殺人罪論處。”
“我大漢以孝治天下,防年殺人乃是為了為父親報仇,情有可原,應該在殺人罪的基礎上再減一等,從輕處罰。”
聽完劉徹的回答,漢景帝的眼睛都亮了。
這個案件特別複雜,剛才在朝堂之上,眾多大臣爭論了許久,這才得出最終的結論。
沒想到,劉徹只是略微想了一下,就得出了一樣的答案。
這個孩子,當真是個神童啊!
漢景帝開心的將劉徹摟在懷中。
在十四個兒子當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劉徹。
不為別的,就因為劉徹“類己”,像漢景帝。
他不但和自己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而且和自己小時候一樣聰明。
是的,漢景帝認為他小時候賊聰明。
問題來了,那為什麼他下棋下不過吳國太子呢?
漢景帝抱著劉徹玩耍了好一陣,這才將他放下。
他太西漢這個兒子了。
“徹兒,回自己的殿裡讀書去吧。”
他一會兒得找王夫人“談點正事”,兒子在這不合適。
劉徹一蹦一跳的走了,宛如一隻喜羊羊。
漢景帝則一步一步的走向了王夫人,宛如一隻灰太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