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的國都,吳王府邸之密室。
此刻,吳王劉濞正和自己的親信們秘密集會。
劉濞乃是大漢宗室裡的老人了,是漢景帝劉啟的父輩人物。
他能夠受封吳王、統治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可不僅僅靠的是血緣關係,更是自身的本領。
他的父親是劉邦的二哥劉仲,受封為代王。
漢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國,劉喜不能敵,於是拋棄臣民,一個人逃到了洛陽,並因此獲罪,被降為合陽侯。
從此,他們家就丟失了王位。
劉濞成年之後,被封為沛侯,就是老劉家的老家那裡,位置相當不錯。
劉邦的用意,大概就是讓他二哥這一支繼承家業,擔任守護祖先墳冢的職責吧。
畢竟,劉邦和他大哥那一支關係非常糟糕。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劉濞就將以一個侯爵的身份在沛縣終老。
沒想到,這時候英布造反了。
劉濞為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認識到這是一個機會,於是盡起沛國士兵,跟隨劉邦前去平叛,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戰敗英布之後,劉邦意識到東南之地偏遠,如果沒有劉氏鎮守的話,必定還會再生叛亂,於是就將劉濞封為了吳王。
從此,劉濞一飛沖天,成為了大漢朝廷炙手可熱的諸侯。
本來,劉濞對劉邦一脈是十分感恩戴德的,一直老實本分,坐著他的東南土皇帝,逍遙又自在。
直到吳國太子進京,和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漢景帝下了一盤棋。
從此,吳國和朝廷就結下了樑子。
劉濞長期稱病,再也不入朝了。
之後,劉濞的殺子仇人漢景帝劉啟繼位了,劉濞的心裡就更加不爽了。
如今,漢景帝接連治罪了三位諸侯王,將矛頭直指劉濞,劉濞坐不住了。
朝中瘋傳,下一個要被削藩的就是吳國。
吳王劉濞聽到訊息之後,分析了一下,覺得可信度非常高。
他本來就和漢景帝有仇,以劉啟那種小心眼,怎麼可能放過他這個老叔呢?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於是,劉濞向關東各個諸侯派出了使者,商量著一同起兵造反,將漢景帝拉下皇位。
如今,各個使者都已經返回。
。。。。。。
密室內,吳王劉濞坐在雙方,下面坐著他的那些心腹們。
中大夫應高第一個發言。
不久之前,他奉命出使膠西國,可以說是收穫頗豐。
只聽應高說道:
“冬天的時候,膠西王剛剛因為賣官鬻爵被劉啟小兒懲處,削去了六縣之地,對朝廷心有仇怨。回國之後,他一直秣兵歷馬。”
“臣此次前往膠西,親自面見了膠西王,訴說了大王的心意,膠西王欣然應允,表示願意和大王一起發謀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