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劉榮將一切能夠想到的辦法全都用上了,只為了災民們能夠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劉榮的這番表現,被大家看在眼中,眾人紛紛稱讚劉榮賢明。
他在朝廷中的聲望也越來越高,一時之間,竟然有了仁王的美名。
於此同時,大漢的行政機器瘋狂的運轉,積極的投入的救災當中。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災患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災情逐漸開始緩解。
當天氣開始轉暖的時候,這場災情終於徹底過去了。
劉榮也已經連續奮戰了幾十天,身體幾乎都要累垮了。
他回到殿中,倒頭睡了三天三夜,這才逐漸恢復了過來。
大災過去了,救災的工作也終於結束了。
但是劉榮的心情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在這場大災中,內史損失了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城外多了許多無名荒冢。
雖是勝了,卻也是慘勝。
。。。。。。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長安終於洗去了汙濁。
又是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時候了。
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往日的陰霾被一掃而淨。
朝廷之上,同樣如此。
渡過了一次大的考驗,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逐顏開。
這時候,有兩個訊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並快速的傳播著。
第一個訊息是,漢景帝將繼續削藩,這次削藩的目標是吳國。
劉榮不知道這個訊息是誰放出來的。
朝廷剛剛經歷了一場另類的大戰,財政上很吃緊,漢景帝絕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削藩的。
更何況削藩的物件還是最強大的吳國。
劉榮懷疑,這是吳王自己放出來的風聲,為的就是試探朝廷。
第二個訊息就更好笑了,說是漢景帝準備立劉榮為太子。
劉榮自己心裡清楚,自己目前距離太子之位還遠著呢。
漢景帝雖然有意在培養自己,但也僅僅是培養而已。
不用問,放出這個訊息的,一定是劉榮的弟弟們。
劉榮在救災中的表現和得寵,使他們產生了危急感。
這才透過這樣的方式,針對劉榮,企圖離間劉榮和漢景帝的關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劉榮作為最接近太子之位的皇子,早就做好了應對這個冷槍冷炮的準備了。
不管是誰,放馬過來啦,爺沒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