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晁錯說道:
“陛下,臣的這些計謀,也不過寥解燃眉之急。要想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必須先解決大漢內部的諸侯問題。”
“諸侯一日不削,我們就一日不能騰出手來和匈奴一較高下。世上豈有揹負萬斤而與人賽跑的嗎?”
漢景帝感覺頭有點大,又來了。
晁錯平均一天要勸漢景帝七八次,每次都是兩個字:削藩。
諸侯割據,威脅中央的統治,漢景帝如何不知呢。
只是如今諸侯的封地佔據了天下土地的一半以上,實力強大。
若是削藩的話,他們聯起手來造反怎麼辦?
到時候,他這個皇帝還要不要做了?
所以,哪怕晁錯無數次勸說漢景帝削藩,漢景帝始終沒有下定決心。
削藩事關重大,不吝於一場豪賭。
賭贏了國土翻倍,賭輸了皇位和頭顱都可能會沒。
所以漢景帝總想著能拖一時是一時。
。。。。。。
見漢景帝沒有說話,晁錯繼續說道:
“陛下,您之前讓臣查諸侯們的罪行,現在臣已經查實。”
“楚王劉戊在薄太后服喪期間飲酒作樂,作風不良,可削其東海郡作為懲罰。”
“趙王劉遂亦有罪,可削其常山郡。”
“膠西王劉昂賣官鬻爵,可削其六縣。”
漢景帝聞言,默默唸叨:“楚王、趙王、膠西王。”
他的臉上陰晴不定,似乎在盤算著什麼。
晁錯知道漢景帝又犯了老毛病了。
他想削藩,但又害怕削藩帶來嚴重的後果。
遲疑不絕,這是大忌。
晁錯苦口婆心的繼續規勸漢景帝道:
“陛下,此三王罪行確鑿,犯的都是死罪。”
“如今陛下保留了他們的性命,只是削他們一些土地,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天下臣民們定然會感念陛下的寬宏,其他的諸侯也無話可說。”
“陛下,諸侯早晚必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