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鷹顧忌小雞仔的皇子地位,不敢使出全力。
但小雞仔想要打敗老鷹基本沒有任何可能。
畢竟從武藝上看,小雞仔的造詣,跳起來也只能啄到老鷹的腿毛。
“哼,下次吧,本王今天饒了這小子。”
劉閼雖然不敢和衛青打一架,但是人慫話不慫。
。。。。。。
劉榮笑的前仰後合。
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麼事情,對衛青說道:
“對了,你的武功是和誰學的?平陽侯府有什麼武林高手嗎?”
有高手的話,下次再去平陽侯府敲竹槓豈不美哉!
衛青搖了搖頭,說道:“回殿下,我的武功不是在平陽侯府學的,是和外面的一位遊俠學的。”
遊俠,聽到這兩個字,劉榮的本能的有些激動。
要知道,他可是武俠小說的重度愛好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八個字瞬間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
當然,這些俠客全都是小說家們虛構的形象,並不符合實際。
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遊俠產生於戰國時期,一出現就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表現出了對現有秩序的巨大破壞性。
就像韓非子所說,俠以武犯禁。
那時候,每一個男兒都有一個遊俠夢。
大漢老祖劉邦就曾經仗劍天涯,四處遊俠,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只有動盪的時代才能夠允許遊俠存在。
西漢文景時期,可以說是遊俠最後的黃金時代了。
隨著權力的集中,他們將逐漸走向消亡。
聽了衛青的話,劉榮信念一動,陷入了沉思。
如今,遊俠們的能量巨大,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他開始考慮是否能夠暗中收攏一批遊俠,讓他們幫自己做一些明面上不太方面做的事情。
遊俠們的行為雖然經常不完全合乎禮法,但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不正是完美的手下嘛。
“按個遊俠叫什麼名字?”劉榮問道。
“郭解。”衛青回答道。
原來是他,這個人可是西漢時期有名的遊俠了,在江湖上名望很重。
沒想到衛青居然是他的徒弟,難怪衛青的武藝如此高超。
可是他一個小小的騎奴,怎麼會和遊俠頭子產生交集呢?
劉榮剛想繼續追問,突然有宮女匆忙地跑進來稟告:“殿下,慄妃娘娘來了。”
聽到親媽來了,劉榮、劉德、劉閼三兄弟趕忙站起身,出門前去迎接。
(這段劇情的靈感來源於《史記·遊俠列傳》: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