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在朝堂之上公然言削藩之事,其中的意味簡直不要太明顯了。
朝中百官面面相覷。
如果說沒有漢景帝在背後支援的話,他們打死也不相信。
或許晁錯的意思,就是漢景帝的意思。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家也就知道了該如何做出選擇了。
。。。。。。
溫室殿內,面對晁錯的這道《削藩策》,各路公卿、列侯、宗室的態度出奇的一致。
他們既不支援,也不反對,表示一切都聽皇帝的,擺出了一副不粘鍋的架勢。
表態支援削藩,就會得罪各地諸侯;表示反對削藩,就會得罪漢景帝。
他們索性什麼都不說。
別問,問就是“陛下聖明。”問就是“一切都聽陛下的。”
這些官場不倒翁,全都是甩鍋絕活哥。
在事態未明之前,別說讓他們明確表態了,就是一句稍微瓷實一點的話他們都不肯說。
擺就完事了。
漢景帝召集大家討論,本是為了聽取大家對於削藩的意見。
但他問問這個,瞧瞧那個,大家全都把頭藏到褲襠裡,彷彿在欣賞什麼絕世珍品。
有了已故丞相申屠嘉的前車之鑑,誰願意和大漢朝堂當紅炸子雞的晁錯對線呢?
人家可是漢景帝的心腹捏。
看到眾人一副莫敢發聲的模樣,漢景帝氣的要死。
哪個老闆不恨自己手下的“薪水小偷”呢。
散會散會,一場盛大的朝會就這樣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