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思來想去,攪破了腦汁,終於想出了答案。
漢景帝的兒子雖然多,但是年紀都太小了,長子劉榮也不過十六歲。
或許漢景帝是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才需要一位“壯王”來擔任儲君吧?
那麼,他要做什麼事情呢?
。。。。。。
這就要說道第三件事情了:削藩。
自從漢景帝繼位以來,朝廷想要削藩的訊息就甚囂塵上,一刻也沒有停止。
漢景帝的寵臣晁錯,是削藩的堅定支持者。
他從來不避諱自己的政治觀點,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各地諸侯。
他認為太祖高皇帝當初剛剛平定天下,因為兒子們都還年幼,這才大封同姓諸侯。
幾十年下來,諸侯們的封地已經佔據了大漢半數的疆土。
沒有尺寸之功,佔據瞭如此廣袤的土地,這難道是應該的嗎?
更何況他們不知感恩,無視朝廷,暗中做了許多壞事。
特別是吳王劉濞,竟然因為一點小事,幾十年不入朝覲見天子。
他在吳國驕橫跋扈,鑄錢煮鹽,招徠天下亡命之徒,他想要做什麼?
“諸侯任何時候都要削,不削不行!”
晁錯如此說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朝中盛傳,在晁錯的鼓動下,漢景帝已經下定決心削藩了。
這個訊息令天下諸侯十分不安。
於是乎,他們暗中相互聯絡,紛紛入朝,想打探削藩的訊息是否屬實。
三件事連起來了,一切都連起來了!
帝都的政治氛圍變得十分的詭異,連政治白痴都能嗅出空氣中的血腥味。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