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終極目標都是成為老闆。
周子義也不例外。
只是以自己的人脈關係,還根本支撐不起自己另起爐灶。
所以想成立工作室,只能仰仗公司。
但公司負責和他接洽的鐘離芳想也不想就給拒絕了。
“不可能,連寧昊都沒成立工作室,你才剛來公司,要是公司給你成立工作室,其他人怎麼想?”
“我和寧昊不一樣,我除了是導演,還是演員,而且就算僅比導演身份,我的《那些年》票房也快超過寧昊的賽車了,寧昊多拍的那一部電影,現在還被卡著上映不了,資金也回攏不了,所以相比他,我除了加入的時間晚點,其他方面並沒有不如。”
“那也不行,你看看現在能成立工作室的人,黃小明、周訊、李氷氷,哪個不是成名已久的一線明星?你覺得自己現在能跟他們比嗎?”
“比演員的身份自然比不了,可加上導演呢?去年他們中,為中誼賺錢最多的也就兩三千萬,也就跟我一部電影差不多,論創造收益的價值和潛力,我並不比他們差。”
“可他們能穩定持續的創造價值,電影可是一項高風險投資。”
······
兩人互相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由周子義提議,簽訂一份對賭協議,由新電影的票房決定是否為周子義成立個人工作室。
對此,鍾離芳只猶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只是,對於票房金額,雙方再次發生爭執。
周子義給出的數字是一億。
他覺得,一部成本不足千萬的電影,能收穫過億的票房,再加一部《那些年》,足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了。
但鍾離芳認為,一億票房並不具備足夠說服力,無法堵住公司其他人的嘴,然後張口就給出了個三億的誇張數字。
差點沒讓周子義直接罵娘。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也就建國大業一部國產片票房破了三億。
今年截止到目前,也只有鳳凰城之殤一部國產片票房破三億。
連葉問2這種六千萬成本的佳片續作,票房也才僅僅 2.3億。
現在要一部成本不足千萬的電影,拿三億票房?
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周子義也知道現在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階段,就耐著性子和對方討價還價起來。
可他這邊都把金額提升到2億這個絕對誠意十足的數字了,鍾離芳還是緊咬著2.5億不放。
最後,談判陷入僵局。
周子義表示自己還要再考慮考慮。
鍾離芳也表示會和公司其他高層再溝通溝通。
同時雙方又都一致同意,現在就開始啟動電影的前期籌備工作。
9月15號。
吉大即將開學,結束《那些年》宣傳,又完成了一大堆通告的汪冰冰,被周子義送到了首都機場。
“你就沒什麼想對我說的嗎?”
汪冰冰明顯帶著點情緒,又帶著點委屈道。
距離電影殺青已經四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讓她確認清楚自己的心意。
只是,她這邊確認了,周子義的行為,又讓她心裡非常沒底。
明明在劇組老是想動手動腳欺負自己,可隨著電影殺青,周子義就再也沒有對自己有過親近動作。
連線吻這種在劇組就跟家常便飯一樣的接觸,現在也一次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