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還有不到兩個月就嫁了。
姜行遠也沒有再去莊子,留在府上給姜瑜準備嫁妝。
他就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有多少陪送多少。
殷氏的嫁妝豐厚,姜瑜出嫁時嫁妝可觀,不至於被三府小覷。
姜瑜知道姜行遠的心思,也由著他打點。
在她眼裡,所謂的嫁妝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存放而已。
就算成親,她也不會不管姜行遠的。
父女倆用過早膳,姜瑜便張羅著去翡翠閣,姜行遠忍不住提醒她:「忘記你外祖母的話了嗎?」
慕容氏一再囑咐姜瑜,這些日子不要外出拋頭露面,安心在家裡做嫁衣,省得被人說三道四。
可姜瑜放心不下翡翠閣那邊的事,每天還是要過去看一下才放心,就隔著兩條街,走路也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三府總不能時時刻刻派人盯著她。
趙桓允送了六個繡娘過來幫忙做女紅,也能省下她不少工夫。
阮媽媽和柳姑姑都誇趙桓允體貼細心,畢竟夫家送繡娘過來幫忙做嫁衣,是聞所未聞的事,這些繡娘都是一等一的手藝,而且做起事來有板有眼,從不多言多語。
別說她了,就連阮媽媽和柳姑姑都有些插不上手,姜瑜撒嬌般扯了扯姜行遠的衣袖:「父親又不是不知道,我做不來女紅的,就讓繡娘們去做吧,我還是對翡翠閣那邊的石頭感興趣。」
她跟趙桓允去鬼市買的那些石頭,班路已經下手切了幾塊,她還沒來得及去看,聽藿香說都是高貨。
姜瑜很高興,有種回到了前世西北互市的感覺。
那時趙桓允忙著軍務,刀光劍影的,她近不得他的身,百般無聊的時候,她便會去看人家切石頭,一直看到天黑,趙桓允每到黃昏的時候就會彈琴,她會順著琴聲回到他身邊,晚霞嫵媚,穠豔絢麗。
現在想想,她應該是很懷念那段日子吧!
「姑娘家家的,怎麼竟然喜歡切石頭?」姜行遠很是不解,「奇怪你沒去西北,怎麼會懂玉料的?」
他在西北多年,倒是見了不少玉石商。
可他對玉石卻是一竅不通。
「父親常年不在京城,女兒時常掛念,每每去芙蓉閣的時候,便會見到從西北來的玉石商,因父親在西北,便多關注了些,一來二去的,便也懂了。」姜瑜煞有其事道,「加上跟著素大娘耳濡目染的,也就喜歡上了。」
「原來如此。」姜行遠恍悟,本來他覺得女兒即將出嫁還是不要經常去翡翠閣的好,但轉念一想,趙桓允貌似並不在乎這些,也就默許她去了翡翠閣,「那你就快去快回,讓丁順送你過去,不要在外面久留。」
姜瑜一進翡翠閣就見藿香對著空蕩蕩的貨架出神,正納悶著,就見小嬋匆匆上前,喜滋滋地道:「姑娘,咱們剛開張就來了一樁大買賣,您看,快把貨都搬空了呢!」
藿香這才回過神來,忙道:「姑娘,是東宮的人,說太子妃喜歡咱們家的首飾。」
「他們還說什麼了?」姜瑜也覺得蹊蹺,她跟東宮素無來往,太子妃怎麼會來買她的首飾,更何況,京城最好的首飾都在宮裡的司珍局,她的翡翠閣最多也是樣式新穎一點而已,藿香搖搖頭:「他們就說太子妃喜歡,然後就選走了大半個架子上的貨,說過幾天還來。」
「既然她說還來,那咱們就把貨備齊了。」姜瑜無所謂地笑笑,「有銀子賺是好事。」
她是開店做生意的。
當然是賣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