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長卿苑傳話的是藿香。
藿香不是家生子。
因她有一手好繡工,被小秦氏相中,把她從牙行買了回來,調教了兩三年,已然成了小秦氏的左膀右臂。
小秦氏外出應酬穿的衣裳,都是藿香精心繡制而成,圖案精美大氣,女眷們無不豔羨。
當年國公府出事,藿香全身而退,轉眼就去了太子妃身邊伺候,寧氏對外說,她憐藿香之才,又不是家生子,才免其罪責。
寧氏寡居太子府多年,看似清心寡慾,與世無爭,實際上,她一直用心謀算在替兒子保住那個位子,當年趙啟謀逆之事,姜瑜並不知其中隱情,但寧氏的確勝了一局,除掉了趙啟。
連帶著除掉了國公府二房三房,藿香也是功不可沒。
姜瑜並不知藿香什麼時候投靠的寧氏。
她只知道藿香在錦合堂過得並不舒心,明明是錦合堂的大丫鬟,卻做著繡孃的差事,還要忍受錢媽媽明裡暗裡的排擠,就連府上的小丫鬟也敢對她指手畫腳,而小秦氏,看似跟錢媽媽無話不談,實際上一直拿藿香來壓她一頭,小秦氏把後宅那些伎倆運用得倒是爐火純青……
藿香生性寡言。
對剛剛回府待嫁的二小姐也無話可說,更不敢貿然與之親近,只是畢恭畢敬地跟在姜瑜身後。
兩人一路無言。
因為李明珠落水一事,錦合堂氣氛很是凝重。
姜謹遠和姜慎遠也在,兄弟倆坐在小秦氏下首,姜晉姜軒再居下,粱氏和馮氏則領著姜瑗姜瓔姜珞姐妹坐在男人們的對面,姜瑗身邊還空了一個位子,姜瑜進門後,跟眾人一一行禮過後,便坐了過去。
姜瑜回府後,姜謹遠還是第一次見,他望著明媚動人的侄女,才心情複雜地想起,他並非國公府的主人,他不過是府上的二老爺而已。
姜慎遠晌午喝了酒,依然有些微醺。
不停地打瞌睡。
氣得馮氏恨不得上前給他幾個耳光,但她不敢,只能裝作沒看見,心裡懊惱怎麼就嫁了這麼個人,明明之前他不是這樣的,難道就因為她沒能給他生下嫡子?
藿香上了茶,就跟錢媽媽退了下去。
小秦氏臉色很不好看,掃視了眾人一眼,才開口道:“今日之事,雖說是福寧自己失足落水,但終究是咱們照顧不周,幸好晉哥兒及時趕到,要不然,後果不可設想。”
姜謹遠和粱氏與有榮焉。
看姜晉的目光全是讚許。
“晉哥兒喝了薑湯,可好些了?”粱氏趕緊關切地問兒子,“你若不舒服,就趕緊回去歇著。”
她心裡已經千迴百轉了多次,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去恆親王府提親……
若是能攀上李家,有李承鄞這個大舅兄幫襯,姜晉的前程肯定不會太差,更何況,李家還背靠秦王府,攀了這門親,就等於同時攀了魏王府和楚王府。
魏王趙康允體弱,整日養花遛鳥,倒也沒什麼用處。
楚王趙桓允就不一樣了,他不上朝,卻手握大權,掌管著大順大半個國庫,自從老梁王去世後,他便接手大順各處邊境的對外事宜,而且有調兵之權,就連六部的事宜,他若過問,沒有不給他面子的。
到時候,京城的官位,還不是任由姜晉挑揀。
越想越覺得,這親事好得不能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