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如喪考批,比死了還難受。
百天之後,也就是三個多月,民間就能率先解除限制。
但有爵之家還要守制一年。
好在這一年裡,只是不能大肆慶祝,其餘倒是沒了約束。
出殯的前,還有不少繁瑣的禮儀。
簡單來說,就是皇帝和百官,在不同場合換不同的衣服,還要不停叩拜,不停哭喪。
就連馮一博這樣的精壯小夥子,都被折騰夠嗆,何況是朝中那些老臣。鷥
這些日子已經有不少人都倒下了。
張松越本就憂心忡忡,再加上連日的疲累,在第三十天的時候就堅持不住,昏倒在先帝的靈前。
景順帝忙安排了太醫診治,又讓人將他送回家休養。
新黨暫時群龍無首,就由陳勤之暫代。
不過,陳勤之也已經精力不濟,在第四十二天的時候也感了風寒。
好在喝了一副藥之後,就退燒了。
但經此一事也是筋疲力盡,堪堪沒有倒下罷了。鷥
就這樣前赴後繼,不知熬走了多少老臣。
終於熬到了第四十八天。
文武百官短暫的回府,隨後再次回到大明宮。
第二天,大魏太宗孝文先皇帝的棺槨,由景順帝親自護送著從大明門出了皇宮。
文武百官則從大明門側門出去,有序的跟隨在後面。
發喪的隊伍在城中步行,穿街過巷。
直到城門外,才允許換乘馬匹車輛。鷥
別以為到此就算結束,等到了先靈那邊還要繼續各種儀禮。
而且這一路也不能閒著,需要在途中朝哭夕奠。
沿途經過的地方,百官和四品以下的命婦,還有軍民、耆老等,都需要沿途設祭,為先帝送行。
就這樣,一路哭聲不斷,半個月後終於到了先靈。
到了地方,景順帝帶頭,百官相隨,一起行虞禮。
初獻要需要獻帛和加酒,禮部派出郝振林朗讀祝文。
之後又有亞獻和終獻,百官就是叩拜叩拜再叩拜。鷥
等到棺槨下葬之後,還要再祭一次。
終於結束了這邊的禮儀,接下來再回到都中將神主,也就是先皇之靈送走,整個過程就算結束。
就在御駕開始回返,筋疲力盡的隨行官員也都送了口氣的時候。
忽然有一隊人馬出現在視野之中,直衝前面的御駕!
「護駕!」
隨行的京營反應倒是不慢,迅速護住了景順帝的車駕。
為首將領穩住局勢,立刻到陣前怒斥道:鷥
「大膽!你們是什麼人?莫非要謀反不成?」
對方人馬卻理也不理,眨眼間已到了陣前。
就這麼直挺挺的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