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姑畢竟是正經出家人,這也算是按照寺廟的格局供奉。
第二層,供奉的都是菩薩。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王菩薩。宍
三大菩薩代表一切菩薩。
第三到五層,擺滿了佛家經典,就不一一贅述。
兩人進來之後,在妙玉的帶領下,虔誠的拜了拜。
又各自往香爐裡添了一炷香。
禮畢,妙玉看著佛龕最上面,正中央的釋迦牟尼佛,輕聲道:
「釋祖曾說:「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惜春在自己的居所,都有燒香之舉。宍
雖不曾拜訪佛龕,卻也有佛像懸掛供奉。
因此,她對佛家經典也算通曉。
此時聞聽妙玉所言,卻微微皺眉,疑惑道:
「這是「四念處觀」?為何我聽的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念處觀,是佛門根本修行法之一。
探春雖然沒有修行,卻也從經典中見過。
可顯然,兩人所看的經典卻不一樣。宍
「四念處就是四個安置心念的處所,也是佛祖用智慧堪破四顛倒的法門。」
妙玉朝她微微一笑,問道:
「你說的「淨,樂,常、我」,不就是四顛倒嗎?」
其實兩個人說的都是一回事。
只是惜春說的,是現在佛門的理念。
而妙玉說的,確實是一開始,佛法剛剛傳過來不久的「原法」。
以她的佛法造詣,如何不知「四念處」的發展?宍
所以,顯然就是故意從「四念處」的源流,引起惜春的好奇。
惜春此時聞言,卻有些不解其意。
她不是不明白妙玉的話,而是不知道她對自己說這些到底有何深意。
見惜春果然來了興趣,妙玉就又看向佛龕,自顧自的道:
「世人都知求佛祖保佑,但佛祖卻只教我們如何做好自己。」
說完,她才看向惜春,又笑道:
「我觀四姑娘現在似乎想要尋求「無我」,但這樣做又是為了「我」。」宍
她想到以前的境遇,如何
不是在尋求「無我」之中渡過?
可即使孤僻冷傲,對人帶搭不理。
又如何就不是真的「我」?
惜春並未開啟心扉,還對妙玉重重戒備。
此時對方所言,倒覺得像是在幫自己開悟?
惜春一時想不明白,乾脆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