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在高麗,就是在大魏的土地上,遇到大魏的子民,仇欒都約束不住。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可不是說說的。
還不是該怎樣就怎樣?
想到此,仇欒不由哀嘆一聲,道:
“真當邊軍是岳家軍了,還秋毫無犯?”
當然,這也就是他看了才會頭疼。
要是馮一博收到這樣的詔書,肯定會把內容落到實處。
他會讓高麗疆域,變成事實上的大魏土地。
把高麗百姓變成事實上的大魏子民。
可惜,仇欒並沒有這個覺悟。
就在東海郡出兵之時,大魏邊軍就從遼東大營開拔。
雄赳赳氣昂昂渡江到了高麗境內。
仇欒親坐中軍督陣,很快就到了平原郡一帶駐紮。
因為後續大軍集結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仇欒就做出和馮一博一樣的選擇。
派遣商人到倭國大營打探虛實。
這邊的商人都是邊地商人,和邊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現在的邊地商人,又多是新貴的關係。
過來的時間都還不是很長。
所以仇欒還特地找來一位,王子騰時期就在高麗行商。
又和新貴有些關係的沈敬之。
沈敬之倒也不負期望,一接到任務,就假借談判之名,到倭國大營中走了一圈。
回來後,他先將倭國大營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隨後說起倭國的態度,沈敬之就一臉興奮的道:
“大帥,倭國那邊的前鋒,小西天行說,希望魏倭兩國可以友好協商。”
仇欒聞言一愣,隨即失笑道:
“他們不退兵就打,這有什麼好協商的?”
沈敬之聞言,也陪著笑,又道:
“他說倭國入侵高麗,並不是和大魏作對,而是單純為了懲治對倭國不敬的高麗王李松。”
這話騙騙小孩子還行,但凡成年人就不會相信這樣的鬼話。
而仇欒的兒子可都成年了!
聞言自是嗤笑一聲,道:
“嘁!說的倒是好聽!”
沈敬之自覺此去收穫不小,又繼續道:
“他還說,倭國和大魏依舊保持朝貢關係,倭國上下也以大魏天子為尊。”
說到這裡,他“嘿嘿”一笑,才獻寶似的道:
“為表示誠意,他願意立即從平壤撤兵,兩國暫以大同江為界,再進行後續談判。”
他自覺談判十分成功,還在等著仇欒的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