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倭國內戰不曾間斷。
尤其寧波爭貢之後,藤原氏和足利幕府的關係,徹底宣告破裂。
兩家回去後,就直接兵戎相見。
打的有來有回,極為激烈。
藤原氏也被稱為攝關家。
攝的這個關,就是關白這個職位。
相當於倭國的宰相。
可如今,就連倭國國主都已經名不副實。
所以藤原家的關白也是徒有其表。
但,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比起其他大名,藤原氏的實力在倭國依舊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而倭國最大的勢力足利幕府,因這些年內戰不斷。
也只是苟延殘喘,勉強維持表面的風光。
不然也不會為了朝貢那點蠅頭小利,就和藤原氏爭得你死我活。
所以,雖然兩家之戰是以足利幕府勝利告終。
但足利幕府也只不過是慘勝罷了。
而幕府將軍足利龜王丸,經此一戰卻信心大增。
竟雄心勃勃,想要乘勢統一全國。
然而,此時的足利幕府已經後繼乏力。
很快被剛剛完成奇襲,以兩千人擊敗金川氏四萬人的大名織田氏,又給奇襲了。
足利鬼王丸也被織田氏家主,織田吉法師放逐出京。
之後,織田吉法師出任倭國關白。
織田氏吞併了足利和藤原兩家留下的勢力後,實力陡增。
織田吉法師也起了雄心,發兵平定各方大名。
這次出兵十分順利,各家大名幾乎傳檄而定。
可惜的是,在掌握倭國大半領土後。
織田吉法師還沒來得及享受。
其部下明智光秀就發動了叛亂,將織田吉法師逼得自殺身亡。
沒過多久,明智光秀又被織田吉法師的部下,豐田太吉所殺。
豐田太吉得勢之後,一舉奪取了織田家的基業。
還脅迫天皇為加封他為新任關白。
從此,豐田太吉一手總攬倭國軍政大權。
成為倭國的實際掌控者。
沒想到,倭國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統一了倭國,還不能滿足豐田太吉的野心。
他又多次試探性的,脅迫與倭國有貿易關係的小國。
如高麗、暹羅等,對倭國進行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