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事件也是突發,我這次奉詔持節回來,也在意料之外。”
他自然聽出王濟仁的幽怨,笑著解釋了一句,又道:
“不過王院長放心,我今日找你過來,除了敘舊之外,也是要對這事給個說法。”
說著,他一擺手,旁邊人就搬來一個錦匣。
待放在桌上開啟之後,下人又將匣口轉向王濟仁。
這時,馮一博才道:
“這是一點心意,還望王院長不要因此事有了嫌隙。”
滿滿一盒金龍,碼放整齊。
此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差點晃瞎王濟仁的眼睛。
只一掃,橫豎差不多十乘十。
最主要的是不止一層。
也就是說,至少有幾百金幣。
價值幾千兩銀子。
實際上,這盒子看著不大,
但不算盒子本身就重有二十二斤。
正好五百枚金龍。
他之前就用金錢加理想,將王濟仁忽悠過來。
如今實現理想還需一段時間,自然就用金錢再找補一下。
“王爺此次奉詔持節征討倭國,也是為了家國大義。”
王濟仁嚥了咽口水,卻搖了搖頭,目光從金龍上挪開,正色道:
“再說,此前王爺給的已經足夠,我在這邊的待遇也是極佳,所以這錢還請王爺收回去吧。”
說到這裡,他的眼神也越發堅定。
他先將匣子扣上,用力推回,道:
“放翁曾言‘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雖我只是個學醫的,但也知道什麼錢該拿,什麼錢不該拿!”
馮一博一聽,不由感慨道:
“王院長的風骨令人敬佩,看來今日我所言有些偏頗了,‘術’的發展固然也重要,但不能失去‘道’的根基。”
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讓他感慨良多。
這是儒家留下的精華,也是國人的精神核心。
“王爺不必自謙,今日會上所言,極為發人深省。”
王濟仁聞言,卻擺了擺手,又道:
“我到東海郡後,除了警示館,就發現這裡並無貴賤之別,不管是士農工商,還是江湖郎中,都也無人隨意輕之。”
東海郡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各方面的人才也都是急缺。
街頭遊醫,江湖郎中,在大魏算是賤業。
但在缺醫少藥的東海郡,卻一樣受人尊重。
王濟仁身為醫者,對此自然感同身受。
說到這裡,他正色道:
“正是因此,結合王爺今日所言,才讓我頗有些感慨,再加上王爺所言倭國之害,也讓我明白什麼是家國情懷。”
說到這裡,他微微頓了頓,才懇切的道:
“所謂風骨,不過是受王爺之感召罷了。”